我有个朋友,从来都不喜欢看书,一看书就觉得心烦意乱。有些人的确不是一开始就喜欢阅读,而是在后来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作家原尻淳一以前就不喜欢阅读,他觉得读书这件事痛苦,麻烦。后来原尻淳一朋友s拿了一份清单给他,原尻淳一读了以后,恍然大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读书人生。
原尻淳一在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以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用简洁的语言写了《高效能阅读》一书。
作者原尻淳一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研究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与其他作者著有《“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整理的艺术3》等作品。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不仅贴合生活,还联系自己的经历详细地把技巧写出来。我仅用一个多小时就通读了这本书。
书中讲到了如何培养阅读的兴趣,让不爱阅读的人也喜欢阅读。全书分成了七个部分:改善读书体质、读书技巧、环境技巧、速读技巧、“解剖读书”技巧、数据库技巧。
我在这里就说一下令我感受较深的部分。
一、真正的学习
原尻淳一提出了真正的学习=“3D×2D”。我们从小时候到大学毕业前坐在课堂上,听老师授课的学习形式称之为“2D”。这种学习方式只会让我们死读书,不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我们都会感到无趣,没办法认真学习下去。在《如何阅读一本书》当中也提到过,这种叫做被动学习,被动学习的效果自然不如主动学习。
三维信息,也就是“3D”学习,关键在于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爱好当中,培养出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意志。
不过只通过“3D”学习,我们是无法学到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将“3D”和“2D”结合起来。
作者原尻淳一小时候国语很差,因为阅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书,甚至不想上学。
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介绍了“读者权利十条。”
1、不读的权利
2、跳读的权利
3、不读完的权利
4、重读的权利
5、读不择书的权利
6、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7、读不择地的权利
8、随意选读的权利
9、朗读的权利
10、默读的权利
这些权利都是为了不喜欢读书的人而写的。不爱阅读的人一想到读书都是认为要从头到尾把整本书通读,其实这样就会被束缚。会使读书这件事变得“讨厌”。
我们阅读,应当充满好奇心,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阅读,想读哪里读哪里,想怎么读怎么读。
二、读书技巧
原尻淳一建议,书读累了可以看看TED,看了之后会重启“求知兴奋”。
还记得我大二的时候备考英语四六级,有空的时候都是在背单词刷真题,累了的时候我就打开APP看TED,很多名人都会演讲自己的经历,比我刻苦多了,瞬间有了斗志,恨不得不吃饭一直学习。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就叫做“求知兴奋。”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营造读书的环境,这个方法特别有趣。那就是边读书,边刷牙。
这个阅读技巧,比较适合刚入门的人,这是因为,当集中精力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最好是改变注意力,读书就不会变得那么“讨厌”了。
原尻淳一还提出了“黑体字读书法”。顾名思义,黑体字是进行强调,如果我们根据书中的黑体字阅读,就能轻松完成略读。
首先,在标题里寻找出作者想表达的关键词,然后看“黑体字部分”,那里通常都会写着对标题的论述,也就是理由或者结论。
在阅读完《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后,我开始实践书中的阅读技巧。原尻淳一说,这本书中的技巧任何人都能够实践。并且学会在阅读后,能够产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