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很想学会如何画画,即便她即将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ZOE还是利用孕期的宝贵时光,挺着大大的肚子,虔诚的坐22站地铁去郊区的某个绘画工作室找老师取经。那可真是不近的一段路,单程就花费近两个小时呢。所以除了手机,ZOE在书包里放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叫做《小顾聊绘画》。
一路上,从市中心到郊区,除了旅途的风景在变,乘客的风貌也在变。不过无论是二环还是六环,南城或是北城,外地人的比例都一样可观,你能从他们的口音和行头上判断出来,他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在北京过得可好。十一年前,ZOE也像他们一样,来到北京追逐梦想。和《欲望都市》里到纽约寻梦的女孩一样,寻找爱情和名牌。但ZOE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漂,因为家族里大部分的亲人都在北京,所以拿ZOE妈妈的话来说,ZOE更像是来“寻根”的。
在北京谈恋爱、结婚、生了第一个孩子,经历了无数次就业、失业,ZOE的心终于停止了漂泊。与其说爱上了一个人然后爱上了一座城,不如说,这个城市的人就和这个城市一样的宽容大方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在北京,只要你够坚强,总会有个角落接纳你,不会因为你是个外地人而排斥你,不过你依然需要用自己的努力换得别人的尊重,这在任何地方都一样。但是比起其他城市,虽然ZOE去过的地方不多,北京还是温柔的像一只猫咪。它眯着眼睛观察你,用粉红的鼻头认识你,用爪子警告你,也用舌头安慰你。
在地铁的轰鸣声中,ZOE被身边的对话声唤醒。说话的应该是两个法国人,他们的音色真好听!尽管已经一年多没有上法语课了,可是听到熟悉的法国音ZOE还是感到亲切无比。静静的欣赏着这宛若天籁般的对话声,尽管他们说的很快不完全听得明白,可是法语独特的带着鼻音的发音方式,以及能让声音跳起舞来的音律风格带给人超凡脱俗的清新感受,如果说成是在听歌也一点不过分。法语实在是太好听了,听久了甚至会让人有“中毒”的幻觉,觉得自己就应该是个法国人(和Julia.Child一样)。
读研的时候,ZOE学过三年法语,完全自费自愿的,无论刮风天还是下雪天都不能阻挡ZOE对法语的热爱。ZOE甚至觉得她生来就适合说法语,因为连老师对她都刮目相看,甚至拿她调侃,还慷慨的赐名“Madame Distionnaire”---字典夫人。滚滚而来的词汇量的基础,都是ZOE通过背诵电影台词不下50遍换来的,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说ZOE学起法语来就像个疯子。因为疯子才会为了赶在孩子起床之前早起4点听canal plus,疯子才会每天都第一个到学校,疯子乐此不疲的刺激着那些相比之下学起来有一搭无一搭的同班同学,因为她们才是真正需要认真学习法语然后出国深造的人,而ZOE,完全是为了兴趣而学,而且越学越像法国人般“不靠谱”。
ZOE还因此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形象---吸血鬼版ZOE,如果有天一不小心出了名,ZOE觉得她的卡通形象就应该如此。
不过,法语对于ZOE接下来要应对的BOSS---绘画,确实是十分有帮助的。因为仅从某些“娱乐读物”中ZOE就惊奇发现,比如《小顾聊绘画》这本书里提及的很多超牛的大师都是法兰西血统---擅长画风景画的洛兰,“天空大师”布丹以及“幸福画家”雷诺阿等等等。
法国人的敢想敢做精神深深的影响了ZOE, 在雷诺阿的画中,ZOE找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要为将来诞生的画作做个基础定义,那一定和雷诺阿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的联系。之前,ZOE觉得自己也许适合朝着写实主义或者是古典主义方向发展,可是往往过于流于“形式主义”,想要表达的事物在画中仿佛被线条禁锢住了,画着画着就迷失了方向。但雷诺阿的绘画形式奔放开朗---虽然是印象派出身,却欣然接纳了古典主义的技巧,使得其绘画风格融合了这两个流派的优点---精致柔美、巧夺天工。
也许,下次绘画的时候尝试一下不打线稿,直接涂抹?看看能画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