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心理咨询是帮助来访者自助的过程。
2、目前有很多不同的助人技术:提供建议、提供信息、提供教学、改变政策、直接行动,心理咨询等等。
(1)提供建议:初学者容易以提供建议为定位,因为来访者才是问题的主宰者和揭秘者;虽然重要,但并非心理咨询,只是一种方法。
(2)提供信息:家长会讨要一些补习学校等信息。比如孩子厌学,其实很多孩子不能回到学校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学不会,有可能是在校社交问题,有可能与老师关系紧张,有可能霸凌等等;
(3)提供教学:孩子青春期始于12岁,当更年期撞上青春期,很多父母希望被教导如何与青少年相处,但教学可以帮助人,但亲子冲突仅仅是沟通问题吗?
例子:比如闺蜜去相亲,她很喜欢对方,男方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闺蜜希望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但有些焦虑。
(1)提供建议:穿衣建议、化妆建议、用餐礼仪等等;
(2)提供信息:去某网站找一下相亲攻略或者向朋友打听一下对方信息;
(3)提供教学:模拟对话、模拟应对等;
(4)改变政策:闺蜜太焦虑,暂时取消约会;
(5)直接行动:让闺蜜在家呆着,帮她去相亲;
(6)心理咨询:帮助闺蜜看到焦虑的原因,让她自己去缓解焦虑状态。
3、心理咨询就是一种助人的技术,有时候也会提建议,也会提供教学等。
来访者有很多形形色色称呼,比如当事人(有距离感)、病人、患者(心理治疗)、个案(督导中提及)、咨客等。在心理咨询中,被称为“来访者”,就像是来访的客人,来寻求帮助的人,是平等的,价值中立的(绝对的,很难)。
第三只眼:看自己,看来访者以及看双方的关系。
比如在高校的咨询室里,来访者说,老师,我又怀孕了,不知道带哪个男生去医院。这时候咨询师要启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对待来访者,不能用道德评判她,要尊重对方,很难进行回应,比如说“你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其实也带有一点批判。
(1)为什么学习心理咨询呢?一是曾被帮助过,想去帮助别人;二是很喜欢做帮助人的工作;三是我对人有很多领悟看法,想与人分享。
很多咨询师有“救世主”情结,希望将来访者从“泥塘”中“拉”出来,这样容易“矮化”来访者。注意与来访者的关系就是陪伴关系,在她/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扶她/他一把。
(2)关于自助的问题。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如何觉察自己,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习自己找到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心理咨询的一个核心。在动力治疗中,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来帮助来访者看清楚自己,再回到自身。
每个流派的“自助”都是不一样的,但目标都是一样的。
比如人本主义格式塔如何帮助当事人呢?咨询师与来访者放在一个人与人对等关系上,一种“我你”关系,帮对方消除“假我”,找到“真我”。
比如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简称CBT),指导来访者发现认知问题、行为错误,通过做作业或回到生活当中,引导对方看到不合理信念等。
4、大多数的咨询过程:建立关系(核心)、收集信息、澄清问题、建立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干预、反馈结果。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后会提高收费标准,如果没有帮到来访者很多,收这个标准都会内心愧疚。
(1)建立关系非常重要,很多技术可以帮助建立关系,其他过程都是在这个关系的框架下进行。
(2)收集信息不单单是外部信息,出现问题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心理咨询内行话
咨询速度的快慢不取决于咨询师的技术,而是取决于来访者是否做好准备。
(3)澄清问题是需要进入来访者内心,了解表浅行为原因,包括环境、成长史、情绪问题、错误认知等;不仅是听到什么,还有看到什么、嗅到什么、注意到什么。
(4)设定目标:咨询进入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定要与来访者讨论。比如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同时出现,需要来访者来决定去解决哪个关系。如果不擅长来访者决定的问题,需要转介,转介后就可以反馈结果。
5、心理咨询目标到底是什么?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目标。比如精神分析是潜意识意识化,认知行为就是找到不合理信念,如何过上更自主的生活,行为治疗就是用适宜的行为替代不适宜的行为。总而言之,有个核心目标有三点:
(1)帮助来访者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最基本)。有来访者认为出现问题是由于环境、因为别人,但心理咨询是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处理障碍只能是来访者本身。认知治疗的理论是不论外界发生什么都不是导致情绪的原因,而是来访者内心的加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2)接纳自己与他人(跟自我和环境和平共处)。来访者的问题大致两类,一类是个人类的问题(内在力量不同的冲突,我是谁?),一类是个人间的问题(来访者与环境的关系,我和世界的关系?)来访者内部的冲突会反映在他与世界的关系上,而外部世界关系上的问题也会反应内在的冲突。人是社会人,不能独立于社会而生存,都会寻求外部支持和资源,满足自身需要,达成自身愿望。人是多面人,有善良邪恶,有内向外向,有积极有消极.....“对敌人慈悲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一个人的悲伤或快乐就像棍子的两头,如果剪掉悲伤,快乐也会减少。”
(3)发挥潜能(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也是人的终极目标,能够真实了解自己,觉察自己的需要,并对做出的选择负责任,做到这一点可以以真面目世人,更好地与自己与环境和平相处,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