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受降,在劉邦集團建立漢帝國的過程中,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此之前,劉邦軍與六國反秦軍一樣,與秦軍激烈交戰,雙方皆用嚴峻的手段對待對方。宋留投降章邯,被送到咸陽處以極刑。劉邦、項羽聯軍攻下城陽,屠城報復。秦與六國之間,仇恨愈深。至南陽受降爲止,劉邦軍是楚軍的一支,先是沛縣縣軍,以沛縣人爲主體,後是碭郡郡軍,以碭郡人爲多數。在轉戰各地的過程中,雖然不斷有兵員的補充,大體上仍然以泗水郡和碭郡地區出身的人,也就是楚國和魏國軍民爲主。秦軍成建制地編入劉邦軍,是從南陽開始的。由於南陽處置秦軍投降得當,從此之後,秦之官吏軍民,開始大規模地倒向劉邦。南陽受降以後,事態的進展完全如同陳恢所言,南陽境內諸縣,紛紛開城投降。劉邦軍西進至丹水縣(今河南淅川西南),秦軍將領高武侯鰓、襄侯王陵投降。繼而進攻酈縣(今河南南陽西北)和析縣(今河南西峽),也都不戰而降。在順利進軍的形勢下,劉邦命令部隊所過一律不得擄掠施暴,明令禁止報復秦人、殘破秦土的做法,於是秦國人民歡喜,民心開始瓦解。“
——《秦崩》第七章劉邦西進·第十一南陽收編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