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叫《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它讲了如何看书,作者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一个好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系统、大量的看书,从默默无闻变成CEO,还迎娶有相同看书爱好的美丽的妻子。不管是标题党也好,深入浅出也好,确实是一本看书方法论的佳作,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拨人,因为也有很多社群组织打卡践行三个月看完100本书,也让很多人受益匪浅。
但是今天,我不讲看书,我们来思考下人生。
思考人生,当然离不开:我是谁的问题,那么我到底是谁呢?
虽然说人类一思考问题上帝就发笑,那也不能阻挡我们自我探索的脚步。就像李海峰老师的这本《DISCover自我探索》一样。在漫长的认识自己的道路上,我们用各种方法来接近那个真实的自我,这其中不乏会利用很多的工具。那DISC也是我们在不断认识自我的时候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同时,提升人际交往的敏感度。
你真的很了解自己吗?
希腊有谚语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居然是最困难的事,这似乎让我们有点难以置信,天上地下我们那里不能去,不断更迭的新科技让世界无所不能。而莱辛那句: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似乎此刻,我们应该闭上嘴,摸着自己的左胸口,认认真真地和自己来一次对话。
那我们就和这本书一起来开启这段认识自己我的道路,那首先我们来弄清楚这样一对概念
认识VS了解
在某次聚会上,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两个人见面相互寒暄说,我认识你,哈哈,你是XX。这样的认识真的是认识吗?
其实,认识不等于了解。认识是感知层面的,只有了解,才能激发更加深层的驱动力。
那么反观我们自身,我们是否了解自己呢?
很多人会说我们被社会压力压得喘不过起来,没有时间去玩这些虚。因为节节攀升的房价、高居不下的物价,让我们的诗永远只停留在远方,眼前就只剩勉强的生存,没有了生活的品质。
那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最理想的吗?我们知道自己真正的渴望吗?我们是否愿意为了一样事可以放弃所有呢?
我们常常的犹豫和徘徊就是因为我们只是一味地用世俗、他人的标准来丈量自己,忘记去问问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这短暂在世的一生要如何度过?是否更加深入的和自己有个交通,去激发出自己内在的小宇宙,用着能量让自己发光,也给别人温暖和方向。
DISCover一下自己
DISC是一个行为风格的理论,也是更好认识自己的一个工具,从关注人还是关注事和行动快还是行动慢两个维度,划分了4个象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近期的一些动向通过测评报告得出自己的最明显的一个风格。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的风格存在,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也理解他人,在团队中就能打配合、做组合,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也让团队的效能最大化。这样也能让自己在每天的事务中得到存在感、成就感,让自己能不断强化自己的内在动力。
另外,通过分析测试的结果,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分析自己近期是否遇到一些压力,如果压力在自己能承受、可调节的范围内,那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调试;一旦测试出了有自己不自知的压力,而且自己不能很好的调节,那么就需要借助外力来帮助。
就像一开始说的,自己我认识的这条路,是漫长的,在不断的成长,不断地认知自己过程中,我们就会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那个我们努力去遇见的真实的我。这如果不算成功,那也算是成功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