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相信学生、在乎学生个性想法、允许学生自由探索的课,才是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创新教法——知识来自学生自己
这个理念源于一个认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表达”——人脑聚焦于世界、形成反映,再用自己所能的语言表达或记录下来,便形成了知识。
因此,学生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我们只需将学生的理解,转化为规范的知识表达。
整堂课,通过“呈现学生想法——重温除法意义——操作平均分物——整理回顾分物过程——用竖式来记录分物的全过程” 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成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除法概念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不仅形成了对除法竖式如何写的共识,还从静态的竖式记录中看到了动态分的痕迹。
课上,学生充满了思考和探索,他们经历了迷茫、纠结、惊喜和兴奋等多种情绪,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作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看到他们因为理解而兴奋、因为参与而满足,无疑是最幸福的时刻。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探索、深度思考的学习者。
教师:打破“灌输式教学”的惯性
知识来自学生,其特点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完全来自「学生的体验」,即让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悟(反应),再把感悟到的表达出来,形成认识。
当知识真正来自学生自己时,教师的角色应转变成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当学生们有困惑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他们深入思考;当学生迷茫时,教师提供材料组织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当学生表达出现问题时,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之规范。老师用一份份材料、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形成深刻全面的认识。
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变革,需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
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表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用精美的课件、组织丰富的小组活动,但实际上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为我们自己都是在灌输式教学环境中被培养出来的,一直遵循着“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模式,所以不愿意或很难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如今,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教”这一行为。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教师深入读懂学生。当你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时,课堂会展现出一番新的变化。
因此,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学生会怎么想?只有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的问题才能精准地问到学生思维的痛处、痒处。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我们也要考虑:学生愿意做吗?这个指令下去能否真正提起学生的兴趣?否则,我们教师自己可能做得很起劲,而学生的兴趣却提不起来。这就变成了教师一厢情愿地做着一件自以为有趣的事情。
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当紧密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确保所设计的活动能够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