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瓶颈期

坚持写作二十几天了,今天忙碌了一天,坐在电脑前,打开简书,突然感觉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自己熟悉的知识以及熟悉的领域写了不少,有一种储备粮不足的感觉,说明自己以前对于知识深度的挖掘还是不够。我的写作到了瓶颈期,需要转换角度,增加知识的储备,形成属于自己的内容。

以前各种类型的书看了不少,挖井不少,挖到水的少,也就是真正消化吸收的不是很多。读书是输入,写作时输出,没有大量的输入无法保证及时、准确的输出。

人很难准确的去审视自己,自省自己。有的话只是肤浅、表面的走一下过场而已。

写作只有起点,没有结束。人类文明史,就是知识的传承史。

通过二十几天的试金石,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想办法去解决,去面对。

二十几天的2020年全国线上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管理员之一的工作,使我每天都能够看到几十篇文章,看的过程中,自己的眼界、欣赏水平、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也意识到理论性的知识多,实践的知识少。做学问,缺乏一定的脚踏实地,务真求源。我是一切的根源,有问题看自己,剖析自己。不抱怨、不埋怨,客观、公正对待自己。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学、教研、教改的内容自己不是强项,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立足本职。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为人们下载知识材料提供了平台,抄袭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行为。

无论是单位的材料,还是个人的搜索,都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内容,久而久之,人们缺乏主动去思考、写作,网上下载成为了标准模式。只是改一下时间、地点、人物变成了自己的佳作。所以我要自己监督自己,杜绝抄袭行为,坚持去写作,最烂的坚持也胜过放弃。不断地储备写作素材,同时全面提高自己,适应新时代下教师的各种要求。做到教育行走改变命运,读写重塑人们心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