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故事人人皆知,当年如何被同行打压,怎么落魄,前些年郭大爷一被采访就说这事,自己主持的节目也老提。这些年很少提了。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是一个愤青在报复“社会”(同行),他不怕被人报复,因为底气够足,敢面对。
读过的书里,肆无忌惮写骂人话的就两个人--郭德纲和高晓松。晓松哥的《如丧》里全是京骂,你大ye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好像我们走大马路上,正好遇到俩骂街的,那叫一个精彩。仔细一看,还是一位长相儒雅、手里拿把扇子的大哥,可以是光头,也可以戴眼镜。还有一位骂人比较含蓄的是李诞,他的书里到处是“我X”。X代表哪个字,不能确定,全由读者自行脑补。
郭大爷的书也是骂人,但是没有一个脏字,只是损人。节目里的老郭不会怒怼人,表现温和有人情味。所以老郭的善良是区别对待的。那对博人眼球的博士夫妇,略带挑衅老郭的时候,他表现得既不愤怒,也没有不屑。始终是和善的,讲话也是循循善诱。最后还是隔壁的嘉宾看不下去了,把那对夫妇怼了一顿。
老郭说: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老郭家的二楼就是个图书馆,一排一排的书架。私底下的他,内向、不喜交际。不演出的时候,就在家练字、写字、读书、听戏、听传统老相声、养花、陪孩子,典型的家庭型男人。网上曾经流传一张小岳岳在郭老师家二楼读书的摆拍,岳岳的闲暇时间一定读了很多书,不然是写不出那些相声的。
老郭不仅嫉恶如仇,还懂得感恩。
最近有篇文章,讲得是郭德纲被人逼仄到没有办法生存时候,赵本山托人捎话给他,让他坚持住,坚持到挺过去。后来还特意打电话给他,还是让他坚持住。老郭上春晚那年,正好是赵本山离开春晚那年。赵先生的原话是,自己不走,别人就上不来。后来,郭德纲报恩,他主持的节目,每季捧红一批赵家班徒弟。自己的徒弟也为赵家班站台。事不知真假,但是互相拉扯的劲头从来没变过。老郭说过,行业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从来没有一枝独秀。这就是郭德纲的格局!
读的是第一版的《过得刚好》,当时还读了于谦的自传《玩儿》,孟非的自传《随遇而安》。谦大爷就是个典型的京城少爷,啥都喜欢,啥动物都不嫌弃。孟老师就是一位谦谦君子,有学识,有思想。而老郭,就是一个典型的相声演员!读他的书,那些字会自动发声,透过眼睛,进入耳朵,脑子里全是老郭的声音为你读书!
老郭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所以开始的那些年,让他求死不能,求生痛苦。一心想进体制内,有个铁饭碗端一端。可惜,那些同行们百般阻拦。如今,产业是产业,家庭是家庭,他还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算被人骂,也能做到淡然处之。
人间冷暖自知,挺过去了是好汉,挺不过去,也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