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坚持某件事会有好处,但这个好处又没强到可以让我们坚持的巨大动力,那要怎么办?
就像锻炼健身,人人都知道坚持锻炼长期来说肯定有好处,但办了个健身卡去了几个星期就荒废的例子实在太多。
其实很多人坚持不了长期锻炼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把目标设定成了“长期坚持锻炼”,比如“每周去健身房5次”。
“每周去健身房5次”是个很糟糕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非常具体可以衡量,且有可操作性,但问题在于,这个目标带来的正面反馈并不强(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且必然带来负面反馈。
就像用扑克牌搭起来的高塔,这是一个僵化而脆弱的目标,外界或自身的一点点波动,都可能让整个高塔顷刻之间轰然倒塌。
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工作不断变化,身体和心理状况也不断起伏的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永远都严格做到“每周去健身房5次”,心情不好,工作繁忙,身体疲惫……现实情况有100种可能让我们无法按计划去健身。
也就是说,我们必然因为目标无法完成而心情低落,乃至破罐破摔,彻底放弃(“这周我只去了3次,上周也只去了4次,我怎么就是做不到啊啊啊啊啊,烦死了,既然做不到那我干脆放弃吧”)。
解决这个困局的方法,就是压根不想着坚持,找到当下行动的意义,并获得正面反馈。
找到现在去做这件事的意义和理由就够了,而不用想着“坚持”做这件事。
比如我最近大半年一直在锻炼的理由其实是:1、我发现出一身汗还是挺舒服的,能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2、我有想听的电台,但干其他事时又不方便分神听,健身是最适合我一心二用听电台的时间段了。
虽然看起来都很琐碎,但这些理由支撑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开始运动,就算因为一些事情连着好几天没运动,我依然可以一点心理负担没有地开始下次运动,不知不觉间反而比以往任何一次持续锻炼的时间都更长久。
至于能不能坚持下去,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连今天开始的理由都找不到,那就更别提以后了(顺便一提,游戏让人上瘾的理由之一,也是因为不断地提供“即时反馈”,如果在游戏里你当下的行动得不到立刻反馈,绝壁就砸手柄不玩了)。
在许多其他事情上,我也会提醒自己:千万别想着坚持,多想想眼下做这件事的理由。当我用这种视角重新看待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能发现让自己行动起来的新动机新因素,这反而帮我更长久地做下去。
如果有人问:如果死活找不到现在做这件事的意义理由呢?
那我觉得吧,如果一件事的完成结果既不能让你产生动力,你又没法从过程中获得意义,那这件事大概真的不用去做也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