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了邓亚萍的新书《心力》。
邓亚萍,我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冠军人物,能成功真的是练出来的。
从被退队到世界冠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邓亚萍说自己九岁时,省队不要她,觉得她不适合打球的时候,那种坚持和不服输的劲头。
之后绑沙袋、穿沙衣,让自己步伐更快、打球更快,为了不让对手抓住自己个子矮的弱点,打球更狠、更怪。
比赛之前列各种应对清单,比赛之时不断调整心态,一切一切都是更加积极,不服输、不放弃和我要赢的心态,并抱着这样的信念在不断努力,才有了冠军邓亚萍。
不仅是在运动场上,还有生活中。
从零开始学英语
一个从小到大都在练习乒乓球的人,进入到学生圈里,算是进入一种对她来说的混乱,但是邓亚萍就能很快适应环境,并找寻新的最高点,这个心态的转变和努力的过程,才使得她能一步步成功,到最后哈弗博士毕业。
不要说是世界冠军了,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从哈弗博士毕业,都是被很多人羡慕和佩服的成绩了。
而邓亚萍,先取得了乒乓球赛场上的成功,又取得了学习赛场上的成功。
成功没有偶然
因为,从始至终,邓亚萍都抱着不服输、我要试试、不断努力的心态在前进。
身高是她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她就能转变心态。
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这点尤为重要。
邓亚萍的对手,想用邓亚萍个子矮的弱点去攻击她、战胜她。
可是邓亚萍却说:“我个子矮也是优势,你们看到的都是低球不敢打,我看到的是高球,我就敢打!”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视角和心态,造就了不同的行动和后果。
就像很多心理学著作中提到的,那个双胞胎实验。
同卵双胞胎,生活在父亲酗酒吸毒家暴的环境中,长大之后的表现完全不同。
一个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路,酗酒吸毒家暴;而另一个完全相反,自律、努力、爱家人。
他们都说了一句,我还能怎样呢!
可是表达的意识完全不同。
一个是抱怨环境,好像说,除了变成父亲那个样子,我没有别的选择。而另一个说,如果我不努力,不改变,我肯定会和父亲一样,我不能那样,也不想那样,所以只有努力!
要为成功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借口!
失败了,你可以说是因为不舒服、没准备好、环境差……
理由总有千万条,可是,改变不了你失败的事实。
所以承认失败,在失败中学到东西,下一次更努力,才是一种积极和成长的心态,才会让我们不断成功。
《心力》这本书,写得真的很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