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

10月12日,阴。

阅读书目:《步步莲花》。

作者:西岭雪,本名刘恺怡,八岁那年从古诗“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引取了三字,将姓名改为西岭雪。她年少成名,被称为穿越小说以及少女小说的前辈,对《红楼梦》与张爱玲亦颇有研究,有民间 “红楼” 研究第一女性之称。西岭雪相信“人世间绝对有真的爱情,只要你相信它存在,就一定可以找到,但不一定能得到”, 坚信人有前世今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金句 :

1.佛偈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手中握无限,片刻成永恒。”一天与一生,有什么分别?我已经得到了那最好的片刻,便也得到了永恒的幸福。

2.当上帝降临某种命运时,总会先给出一些暗示。然而即使我们读出了那些暗示,也常常无法做出判断,于是只有交还给上帝抉择,这就是所谓的“听天由命”。久之,人类便失去了预知的智慧和抉择的能力,剩下的,只有承受。

3.任何一种道理,都有不同的解释,就像多元几何题,神有神的解释,佛有佛的解释,而我,也只有接受自己可以得到的那种解释。

4.修习佛事,就是为了用一生的时间来忘记世上的一切。

5.真正的修为,是应该远离形式上的牵绊,只用心去感应天地,求得正果。

记录与感悟:这是一本禅意小说,讲述的是忧伤灵气的中国女子娜兰和印度苦修僧人大辛的故事。二人前世因佛祖而结缘,历尽两千五百年修炼,终于修成人形,在人世相遇。因为爱情远望,娜兰受尽重重痛苦,最终借助一场梦,打破了我执的籓篱,获得了心灵的重生。

一、娜兰听从梦中的指引来到印度,能不能解开梦中的迷惑?

因为父亲去世,八岁的娜兰患了自闭症。那时起,梦中便经常有个声音轻唤:“娜兰。”

梦中的她,总是在寻找;现实中,她也一心想找到那声音的主人。

娜兰经多方查询,恍悟梦中的河很像恒河的景象,于是,她决定去印度找寻答案。

人生看似有无数选择,其实往往身不由己。有一些,即使出于自愿,亦可能是冥冥中无言的引导。

小辛因事回家,娜兰搭错车,被司机抛下,竟因溺水而遇到大辛。

总有一件事、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让你蜕变,让你顿悟。

大辛的懂得和关爱,使一向在家里得不到温暖的娜兰仿佛受到轻柔的抚摩,心迅速向大辛靠近,顷刻之间,路人成故人,娜兰对大辛生出无限的思慕和眷恋,却也不得不独自前往圣城,眼睁睁看着大辛消失在视野中。

恒河水圣而不洁,同一条河流,有人沐浴,有人洗衣,有人烧尸抛洒骨灰,还有人虔诚地捧起水来喝。

娜兰在瓦拉纳西盘桓数日之后去了鹿野苑,知道了自己要找的声音的主人,就是大辛。

二、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应该何去何从?

娜兰要大辛给自己一个答案,可大辛却告诉她,世间万相,皆是虚幻,不可执着一相;遇见是缘,离开是分,要随缘安分。

娜兰告诉大辛,自己在世上,已无所追求无所留恋,遇到他,只想一生相随,左右陪伴。他出家,她便也出家。

大辛却说,贪、嗔、痴、欲,皆为苦难,娜兰若出家,在哪儿并无分别;但若为他出家,就是刻意强求,与佛旨背道而驰。

看着大辛看她的眼神,娜兰恍悟,大辛喜欢她。正因为这喜欢,才一面慌忙不迭地逃离,一面又在看到她如疯如狂的追随后,忍不住出声呼唤。

娜兰绝望地沉溺在对他越来越强烈的爱意中,也沉溺在即将永别的悲伤里

大辛不告而别,娜兰逃也似的跟随小辛离开瓦拉纳西,前往圣城克拉久霍。可是,逃得开的,是瓦拉纳西,而不是大辛。在克拉久霍的雕塑群里,在古堡式的酒店里,在前往占西的奥尔查古堡中,大辛无处不在,这一路旅程,到处都是大辛的影像。

那次在荷塘中,大辛说她是自杀,她其实不是自杀,只是不想活。她不会主动自杀,但生命无人怜惜,她亦对尘世毫无留恋,所以,死亡面前,她放弃了自救。

大辛却救了她,让她感到温暖,有了希望;可是现在他又抛弃了她,让她重新又陷入阴冷死寂的绝望中。她决定去找大辛,陪在他身边一辈子,她不再提出家了,万物各有其法,那就遵从各自的选择,他爱佛祖,她爱他。

在那烂陀,娜兰做了一个梦,得知了她和大辛的前世今生,她本是佛祖静修的菩提树上的一片叶子,而他是佛陀座前池塘里的一朵莲花。两千五百年的修行,历经累世轮回,他们终于幻成人形,飞越千山万水,做了人世间最平常的一对夫妻。

临终前,大辛说今生已缘尽,来生各有选择。他再三请求娜兰,不要太执著,不要再把渴望带入下一世。是啊,无止境的纠缠,只会带来无止境的烦恼痴欲,永生不得解脱。

娜兰终于放下了,庄周梦蝶,自己与大辛的因缘,是真,是梦?梦境和现实,其实界限本没那么清楚,她已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得到了便是永恒。

再次醒来,已是两世为人,自然不能再执着于二人的缘分。

娜兰彻底打破我执的籓篱,放下了情爱,放下了缘分,放下了恩怨,得到了心灵的重生!相信当她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时,世界也必将会对她温柔以待。

三、印度,一面是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另一面却是脏乱、贫穷、落后,远离现代文明的现实

除去充满了禅意的爱情,这本小说本身也像一篇印度游记,透过它,似乎打开了一扇窗,得以窥视印度。

印度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可是只有口述,缺乏文字记载,所以喜欢用神话传说来解释历史,似乎印度的真谛就藏在恒河沙数一般多的神话传说里。

印度的建筑雕塑佛像,无不有着悠久的历史,传奇般的故事。看得人一不小心,就跌进历史的隧道里,不知今夕何夕。

强尼丘克大街上,三轮车和行人将道路拥堵得水泄不通,喇叭震天响,牲畜满街,垃圾遍地,整条街道充斥着挥之不去的腐臭味道。赤脚的小孩子成群地涌上来讨钱……脏乱贫穷完全超出了你的想象。

平等、文明的缺失则更令人瞠目。警察可以无缘无故地对三轮车夫肆意殴打;而无辜的车夫,只是低着头,用力蹬三轮车,无怨无悔地用肩背承受凭空而降的棍棒,甚至连头也不会抬一下……

还有瓦恒河岸边赤身裸体表演的麻疯病人,出生石阶上寒酸的乞丐和无处不在的牛粪,占西街头领救济饭的穷人……看了这些,让人不由地生出一些悲悯:印度的普通百姓,什么时候能结束这种贫穷落后远离现代文明的生活呢?

前世今生,有或无,并无唯一答案。若信,许是有的吧。如席慕容所作“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美到极致,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也是对本书的诠释,红尘走过这一遭,是否也是前世佛前虔诚的祈求,只是身处迷局,已不自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