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渴望的班主任
中午吃饭时,无意听到邻桌一群穿校服的孩子们在聊天。其中一个长相甜美,典型乖乖女的样子。只见她颇为激动地说道:“我觉得吧,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问清楚原因,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就是,都不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就处理,太武断了。”她对面的一个孩子应到。
“真是不称职,我讨厌他。”那个女孩又说到。
我看了女孩一眼,她脸上有愤怒也有鄙视。虽然不知道他们师生间发生了什么事,但我清晰地看到武断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如果老师能静下心耐心地倾听,或许就不会在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心里投下如此大的阴影。
他们的对话也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我是不是也曾经武断的处理过孩子们纠纷,轻易地给孩子们做了评价。当我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处理好问题时,会不会也有学生在背后鄙视我的不理智?
最懊悔的处理
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做作业的习惯特别不好。因为学生人数多,我一般采取抽查检查法,有些“聪明”的孩子就会揣摩我的规矩从而偷懒。我便下决心来个出其不意,利用早读的空隙一个个检查作业,果然查出了好几个“投机分子”。其中有一个在我印象中还是勤奋乖巧的孩子。
于是我大发雷霆,狠狠批评他们偷懒,并扣分罚值日。看到那个孩子泫然欲泣的样子,我想当然觉得给了她一个很好的教训,日后必会有助于她的成长。
很久以后,我看到她的一篇考场作文。文章写到:我很喜欢班主任老师,虽然有一次我把作业写到另一个本上,她不听我的解释就认为我没写,我曾经恨过她,但不妨碍我爱她,她依然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班主任……
我忽然就想起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想起她含在眼里不肯落下的泪水,想起她很久都提不起精神的学习状态,我无比懊悔。倘若我静下来听听她的解释,给她一次辩解的机会,就不会有这次伤害了。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虽然后来道了歉,但我的确伤害了这个孩子。
等待叛逆的孩子
校本培训时,一位资深班主任给我们分享更年期的她与叛逆期的孩子斗智斗勇的经历,极度厌学的儿子让她一度崩溃甚至觉得生不如死。
后来当她静下心来和儿子谈心时,才发现儿子无可救药的行为背后,也有自己想要追逐的梦想以及渴求被人肯定的心。只不过每一次还来不及开口就被各种标签打压回去。叛逆,抗争不过是成长的一种方式。当他一旦被理解了,被肯定了,被赋予了希望时,就会奋不顾身的前行。
那位班主任最后总结到:当你面对孩子包括学生束手无策时,最好地办法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的成长。耐心倾听是在无助等待中最有效的办法。
做一个耐心倾听的班主任,听孩子们的想法,让孩子们决策,适时的指导,就会让自己轻松也会让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