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算多爱读书的人,但成长环境里比我不爱读书的人更多,所以从小我便被“定义”成“爱读书的孩子”。
这“定义”一开始像是一顶帽子,我很烦,便常常装作不爱读书的样子。许是逆反心理作怪。
但私底下,我却越来越喜欢读书,后来宁愿扎在书里也不爱社交。对读书的沉迷,是我原本没有想到的。
结果,周围人便又给了我一顶“内向书呆子”的帽子,而那个时候,我心里似乎自动“不屑”于戴上这帽子了。这帽子渐渐没了存在感,后来突然发现它不见了。
倒不是我多爱读书,而是我没有钱去行万里路,而“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读书是最便利的自我提升方式。
事实证明书里没有“颜如玉”和“黄金屋”,虽然现在推崇读书多少要有点“功利心”,目的性强一点才有收获,但知识变现能力,并不是读一本书就能实现的。我个人倒觉得,没有功利心读书,反而汲取更多,也走得更远。
有时候读完书,也就读完了,当时的感受也就随着书读完不那么强烈,但当我遇到一些事一些场景时,脑子突然就想起了当时读过的书的某些方面,给我提示。好不神奇。
后来,我的底气都是读书给的。它们让我知道世界有多大、世上的能人有多少、人和人之间不一样……让我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仍然能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