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给孩子们做“预防青少年暴力”的活动,短片放完,刚把角色厘清,第一组的两位比我块头大半圈的男生就发生了冲突,隔着桌子,一个已经气得流着眼泪哭喊着粗话,另一个阴沉着脸,握紧拳头。
在四年级的孩子们都处愿意表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七嘴八舌的帮忙情形下,是无法在乱糟糟的现场去弄清楚起因的,助教郭老师把哭喊的男生带到教室外冷静去了,我抚了抚我旁边那个男孩的肩,拍拍他,示意他坐下。
在顺利地安排好各组任务的当儿,郭老师和去冷静的同学回来了,还没来得及坐下,两人立即对峙起来,我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讨论,我问我身边的那个男生:“你愿意换一个组讨论吗?”他阴着脸指着对方:“他要换一个组!”两人似乎又要一触即发了。
我把这位小男孩领到教室的另一边:
“看得出来你很恼火?”
“我是很愤怒!”他还一边恶恨恨地转过脸去瞪另一位男生。
“是的,看得出来你很愤怒。”我一边轻轻地把他的脸抚过来,冲着我。
“来,体会一下,现在你很愤怒,你觉得身体的哪个部位不舒服?”
“这里”他指指自己的胸口
“还有这。”他又指着自己的头
“嗯,胸口和头,象是有很多的血冲上来,象要爆炸一样?”
“对!”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在和我谈话中
“你觉得你能做些什么让自己好起来?”
“把他打一顿!”
“嗯,还有吗?”
“把他训一顿!”他一边说一边转头去看他的同学
“嗯,你已经想到两个办法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是尊重自己,又尊重这个课堂的?”
“让他给我道歉”
“嗯,我听到你的办法越来越可行了,还有没有什么办法与对方无关,又能让你好起来的?”
“看书”
“我很欣赏你能在这样的情形下找到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办法,还有吗?”
“老师,我不想说下去了”
“你是要去找本书看?”
“嗯”他说着转身到教室后面找了本合适的书自己看了起来,我陪着他一直到他安静地坐着。
整个课堂有序地进行着,正面管教+鼓励咨询,不是为了解决课堂事故,而是关注每一个人,让孩子们都学会用健康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一个现在可行的方法未必在将来还适用;所以我们设立了为期一年的父母训练营,让家长们在一年的导师陪伴中,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育儿难题解答,引导和训练解决步骤,让家长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成为自己的育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