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台的建设,大家都希望充分借鉴行业先进的经验教训,避免再踩别人已经证实的坑。而建设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
数据中台的建设经验,就像是开车需要司机,学习需要方法这类常识一样,一旦入门好像大家都会了,谁都可以讲一讲,教一教,指挥指挥。再结合各方的行业背景,个人/团队诉求,没有强有力的践行者的决策,就会重蹈覆辙。
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就会不断的重复建设,直到发现需要持续投入到重构、推倒重来这类没有产出的事情上,才可能意识到。这不是理论,是我从业十多年所看到的,亲身经历的,甚至主导实施的。
换个思路来说,内外因素结合起来,重复建设可能无法理想化的避免,但经过努力还是能保障整体可控,局部迭代优化的。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具体实施手段。有些问题是需要提前预防规避的,一定不能出现;有些问题是需要等它发作起来到一定程度再收场;有些问题需要短期一直存在而不去解决。
写到这里,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从这个角度看,做架构和治病有一点点相通之处。特意搜了一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职场上,也不要进入病入骨髓的数据中台领域中,或者无力回天的时候,记得“逃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