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鼓励是摧毁自信心,是增加孩子自卑的一个方式。所有的为人师表或者父母都不建议经常性的不鼓励,不然孩子会成长成你担心的模样。
小学5年级,我数学是最差的,我觉得是不被老师鼓励,不敢跟老师沟通的原因大大导致了。一开始是80多分;后来是60多分。由于听不懂不敢重复去问老师,面对老师一脸的不信任,说“我的作业是抄回来的是抄的”,我心低着头小声回答“不是的”,我深知老师说得对,我确实是抄的,因为怕被骂作业是空的,自从这件事情多次发生后,我心里产生抵触,更加讨厌这个数学科目了。很多人看来我是在赖老师,确实是的。当时我很懵懂啊,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拿到高分被父母赞赏,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总的说想得到积极的反馈吧。现在长大了才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每个人的成熟速度都不同。当时11岁的我,不成熟的去面对这个世界,需要有人去教育。所以出现了老师这么一个身份,而老师用了成年人的世界一套去对待我,老师会认为学不会,学不懂就应该不被重视,不被看见,没有试图去了解成绩差背后的本质,针对问题调整过来。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苗子,需要被浇水,需要看到阳光等等才能成长成一颗参天大树,而不是畸形树。积极的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敢跟老师沟通,敢说出自身害怕的原因,敢面对自身的不足。
我从小到大只要妈妈觉得我做的事情不合她意说我,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情况下都会反驳,妈妈认为我性子刚,认为我蛮横无理。其实不然,这些举动都是在捍卫我自身的自尊,建立我敢反抗的勇气。整个学生时代妈妈都喜欢按照她自身的一套去教育我,做对了偶尔会称赞,会理所当然;做错了会指责,会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对比数落我的不是,非常少鼓励。导致我很少发现自身的优点,尽力去做每一件事,甚至逞强去完成,试图获得妈妈的鼓励或认可。
印象中一件被妈妈指责的事情,当时我24岁,身高1米5的女生拿不动一个空的煤气罐,被我妈说“你都20多岁了,还拿不动一个煤气罐,有没有搞错啊”,我反驳“重就是重啊,我就是不够力气,跟岁数有什么关系,跟长大了有什么关系?”说完后,我用尽吃奶的力气去拿,撑住拿一会儿,停下休息一会儿”。最后她看到我的举动不出声,继续干她原本的事情。其实我希望妈妈说“你先试试拿,当锻炼挑战一下自己的手臂力量,实在不行我来拿哈”。最终我还是循坏刚才的动作,成功完成了。我感觉是我独撑,这种习惯随着我长大,所以从来没有全然交托心给另一个人。
所以我告诫自己,我不要做一个指责大于鼓励的妈妈。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敢跟别人沟通说出自身真实想法,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去逞强自己做不能完成或不想完成的事情,防备心重难信任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