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带着震撼、震惊、不可思议的强烈情绪之下的复盘文,我为榜样学长姐的优秀感到震撼,为他们的跌宕起伏的经历感到震惊,也为他们在自我要求和提升这条路上的清醒、坚定、突破感到万分的不可思议!
同时,这也是一篇带着羡慕、憧憬甚至觉得有点遥不可及、求而不得的小情绪的复盘文。我羡慕他们的优秀,我憧憬着未来的自己是否有一天也可以与他们比肩,但在这之外,我又觉得这些憧憬都离我那么遥远,我真的可以吗?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而是心生恐惧依然前进!——赛男学姐。
在赛男学姐的分享中,我第一次知道,一场触动人心的演讲原来需要如此的具象,带领听众走进你演绎的场景中,具象到令他也可以身处其中,感受着你的喜怒哀乐,感受着这种强烈的对比从而带来的强感知。
希望通过自我介绍获得什么?交际诉求?商业诉求?——焱公子
纳尼?这还有得区分?没错,焱公子告诉我们,交际诉求是有温度的,有趣的,商业诉求是我是干嘛的,能为你做什么。回想一下自己这么多年做过的无数次自我介绍,没有过任何的区分和思考,一般都是统一版本,也怪不得有时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链接。
所以,说一个能代表你的故事,让大家感同身受,引发共鸣。我在听课的时候就在笔记本上写下,其实我也有类似这样的经历故事的,这11年的培训工作中也一定有可以引发共鸣的体验和感受,可以穿插,需要梳理,马上梳理!
用户关心的不是你的产品,也不是你的文案,而是你的产品给他带去的结果和好处!——Frank
“找到客户的痛点和需求”这样的道理貌似我们隐隐约约的也明白,但是就是雾里看花抓不住落不了地。Frank学长告诉我们:你有病——我有药——快来买!而且这三步骤的顺序还不能颠倒!先从用户出发,了解“得病”的程度,再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出发,打消顾虑,促成链接。
我自己在企业不止做企业内训,也在运营对外部客户的商学院,整天研究自己学院的培训产品体系、课程设计,但业绩新增量却很尴尬。听了学长的分享,我意识到,闭门造车肯定不可取,我们擅长的东西、丰富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能否契合?这个过程的了解需要技术、需要设计、需要探寻。否则就是一厢情愿,唱独角戏。
这几个月里,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媒体运营,我也在尝试参与社群运营,自己建立了小区团购群。可笑的是业绩惨不忍睹。虽然只是自己实战的项目,但是我很不甘心啊,纵观其他的一些群组,热火朝天,自己的群组,冷冷清清,更别提货品销售了。今天听完学长的分享,我发现问题在于我似乎没有第一步,直接进入第二步和第三步,简直了!
个人简介=主标签+利益点+引导关注私域流量——韩老白
主标签里大家都会写自己的职业经历、获奖经历等等,但是核心特长呢?如何能够写出自己的核心特长?例如“教你三分钟做出一道菜的资深营养师”。哎呀,我的核心特长是什么?看来得好好思考下。
副标签要带着“人味”,加入自己的闪光点,兴趣、情绪等,这点我有,我是个high I 啊哈哈!
利益点——利他思维,很多学长姐都讲到了这个,对谁有帮助?凭什么?对他人的价值点?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来进行分析。换成我自己的情况,同一门课题,对企业内部学员和对外部客户,能提供的价值点是不同的,对方关注的利益点也是不同的。
引导关注,这一点我之前从未思考过,曾经一度还认为不想和那么多不熟悉的人有链接。所以,不同的角度是不同的思维~
人的大脑天生对故事感兴趣!——赵冰
故事极具传播力和影响力,自己的过去的任何一个高光时刻、低潮时期、痛苦纠结过程、人生的转折点、突如其来的一场际遇等等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故事素材。
学长同时给了一个简单的讲故事的模型:目标——阻碍——努力——结局。顺着这个模型套路,一本《故事会》少不了了哈哈哈~
所以,上心(日常用心收集和转化);上脑(编排/打磨);上身(反复练习),三上让我们能熟练的讲述出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顺着这个思路,我目前大概给自己列了三四个能好好编排的故事,小故事走起~
接着学习如何讲故事:个人品牌故事框架——名字,符号,差异——叶小鱼
人人都有名字,但是,你的名字是否好记忆、好传播、好识别、好搜索、符合人设?
oh,抱歉,我目前的名字基本不符合·······
符号,标志性的动作、元素,让人在视听觉上对你有相应的印象。
oh,抱歉,我目前还是木有·······
差异化,最核心的元素,将决定你的个人定位。与竞品的分析,结合用户的需求和你自身的优势,怎么找到这种差异化并进行设计?这一点上我自己有开始思考,结合市场上的领导力讲师、培训师等,我的差异化是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切入去研究领导力和人才发展,加固底层逻辑。只是还需要深度分析。
在互联网上,你首先要被人记住,才有机会告诉别人你是做什么的。——贺嘉
贺嘉学长说,重复重复再重复,就是最好的被记住的方式。多么朴素,简单易懂的道理,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能实践到位,例如我,我不敢,至少在此之前,我不敢这样做,因为我会想,别人会烦吗?会觉得无趣吗?这样会不会给人的印象不太好?·······想太多,忘了初心。
在定位的方法里,印象最深的是冲突性定位,学长举的几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视频号千千万万做烹饪教程的,但是芒果厨房是5岁的小女孩教你做菜,这种差异明显,冲突明显,一下就定位清晰。
接着说定位,定位——化繁为简,力出一孔。——水青衣
title太多,经历太多,但又没有卓越的点时,我们这种小白太不容易做取舍了,总是想什么标签都堆砌上去,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自己分量不足。但是青衣学姐告诉我们,化繁为简,力出一孔,保留最核心的,聚力打造,反而冲击力更为强烈。
写完复盘文,自己内心燃烧,看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看到了自己对个人IP打造方面的空白和无知。我很庆幸我获得了这些无价的财富,在我职业生涯非常想转型突破的时刻,我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与这些贵人获得链接。
正如在通气会后我的感受一致:如果没有参加这场活动,我是否也会做这些事情?今天有了外部的助力,便再没有不努力的借口,不去做的理由。所以,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