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路上,路过一个凉亭,往日都是空荡荡的,偶有老人歇脚,而今日却塞满了学生。每个人统一着装,并有学校的名称和logo。学生梦或坐在凉亭的椅子上,或双脚一并卷缩在椅子上,或背靠在凉亭的柱子上。仔细看,没人身旁放有一个火钳和一个所料袋,我猜应该是学校举行的党日活动。所在的城市早上虽然是大太阳,但气温不算高,就从我一路从家步行至此没流汗能说明天气不算炎热。
这些躲在阴凉处的学生每个人都捧着各自的手机,刷着自己喜欢的视频,脸上一会洋溢着笑容,一会眉头紧蹙,一会眼眶红润,表情随着短视频的内容不断的变化着。经过他们身边时,没有看到任何的互动,没听到一句交谈的声音,有的只是不同短视频的bgm和听力让我厌烦的短视频配音。他们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参与其他人的时空,也不让其他人参与到自己的时空中,每个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手机世界里,连我经过他们跟前都没有一个人看过一眼,甚至连眉头没不曾动过。
每天步行上班都能看到很多边走边刷视频的行人,很多时候都担心他们会和前面的电杆或柱子相撞,也曾亲眼目睹过因太过沉浸手机视频而绊倒的人。但如今人们似乎都离不开手机,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在看些什么,只是不知道干什么而不自觉的拿起了手机,甚至有些依赖手机,不刷手机似乎总感觉缺点什么。不少网友将如今刷手机和之前吸鸦片的图片进行了比较,可谓一模一样。鸦片让人身体及精神都出现依赖,手机同样。人们普遍都深知鸦片的危害,总是告诫家人或自己不能碰,但对于手机却甘愿深受其害并不自知。
经常看到身边很多带小孩的都是用手机哄,吵闹的小孩只要一拿到手机就立马安静下来,越来越多的小孩变成了“手机娃”。家长都知道小孩沉迷手机的危害,但对此“良药”却乐此不疲。更有甚者用手机当“下饭神器”,小孩只要一开手机,家长递过来的饭菜看都不看一眼就张嘴接,也从不抱怨和不和自己的胃口,我想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手机上,对于进嘴的饭菜已食之无味。
聚餐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也是各自抱着各自的手机,即便交流,交流的话题也多少某音上的热门话题。似乎每个人都被手机里的话题包围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以往内心的不快可在聚餐时与朋友一吐为快,而后便轻松自如;以往生活迷茫时,在聚会时朋友的安慰或指点让自己豁然开朗;以往职场受了委屈,聚会时与朋友吐槽吐槽后便可海可天空.....而如今,所谓的聚会也完全变味,大家似乎陷入了交流障碍。
看到很多明星都说有接电话的恐惧,一听到电话铃声便会莫名的紧张,并认为有什么事非得电话联系,有什么微信语音留言不能解决。你看,本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的电话都让人紧张害怕了,这是自我封闭还是社会封闭呢?依稀记得大学时最喜欢听的就是寝室的电话铃声,只要铃声一响,大家便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各个都期待着是找自己的电话,煲电话粥更是常事。而如今,人们对电话却有了恐惧。
经常和老公讨论这个话题,也总感叹智能手机毁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孩。儿子虽然没有沉浸在手机世界里,也没有手机依赖,但身边的同龄人各个如此,便也不自觉的会参与其中,也会看短视频哈哈大笑。有时候回想,绝对的不玩手机也是不太可能,要不然与身边的伙伴没有了共同的话题便容易边缘化,让他看又怕他深陷其中而不自拔,毕竟才四年级,自控力还是没那么强。只能在日常中强调看手机过久的坏处,并允许适当的看看。
手机的发展让我们不出门便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的各种奇闻、奇景、奇事,让我们与世界的距离那么的近,把以往想做却遥不可及的事变得轻而易举。但手机又让人们的心越来越远,远的近在迟尺的人心却相隔万里,甚至一句话都没有。手机这把双刃剑真是让人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