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观察、身体信号、友谊公式、友谊工具、友谊原则】

曾经,在没有结婚的时候,有一个略带仪式感的习惯,就是如果放假或闲暇之余,就喜欢和同学一起聚聚,聊聊天,吹吹牛,这是当时我心中的友谊。
前几年,有一句话,到现在还记得,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当时在想,为什么呢?
直到,最近几年,小学同学聚会。一个班50多个人,从第一次去了30多个,到第二次10几个,再到第三次不到十个。似乎,同学们之间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基于同学聚会的友谊连接,貌似越来越无趣,慢慢变成了名利场,攀比和炫耀之地。
包括我在内,更多人选择了,三五人的微小友谊圈。
今天,读到一本书叫《像间谍一样观察》,本书作者,之前在FBI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识人和搞关系有着自己独特一套理论。而本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友谊的公式,友谊=趋近度+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可以尽情释放你交友的友好信号,比如挑眉,比如歪头,比如微笑等。
当然,作者也在书中也总结了,其工作多年来对于交往中出现的,善意和敌意身体信号,分享给读者,为在职场或者其他场景工作下的人,提供经验支持。
善意身体信号,有如下:
1)触摸的尺度
2)模仿对方行为
3)前倾示好
4)私密耳语
5)分享美食
6)表达好恶姿态
7)适当点头
8)口头助兴
9)会议中不要接听电话
敌意身体信号,有如下:
1)直视
2)非礼貌扫视
3)对男友全身扫描
4)翻白眼
5)眯眼
6)皱眉
7)表情紧张
8)努鼻
9)侮辱性姿态
作者除了对身体信号做了总结和分类,也构建了一些快速建立友谊的工具,如:
1)相似性工具
2)同生体验工具
3)共同记忆工具
4)替代性体验工具
5)约会工具
6)好奇心工具
7)互惠工具
8)自我披露工具
9)幽默工具
然后,在这些工具上,凝练了建立友谊三原则。
原则1:注意倾听对方讲话,以便充分了解对方所讲的内容。
原则2:观察。在所有语言互动中,一定要在接收和发送信息之前、期间、之后观察对方。
原则3:发言。你的发言方式和发言内容将影响你结交朋友并保持关系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关于友谊,公式,身体信号,工具,原则这种“术”层面的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缺乏了“道”,也是我个人所理解的真诚。
可能是和作者的职业相关吧,FBI的工作有强烈目的性,要做到真诚,职业要求不允许吧,FBI的工作人员一旦做到真诚,可能结局就是:不是他去策反别人,而是很可能被别人策反了。
不敢想象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