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diss一个人的时候,眼神才会从上扫到下——《skam》第一季

【写着写着,标题与正文就基本无关了……】

Noora为友怒怼WIlliam三连拍:

1
2


3

当我看见这些高中孩子们相互"撕逼"用的所谓狂妄语言时,我突然感觉大事不妙了。我认为他们说话都挺客气的,至少如果把我自己代入角色中,我不会感到那么难受或者崩溃,甚至会略有些宽慰?或许这是社会氛围的差距。确实,当恋人之间有着磕碰,又被朋友一语道破真相后,作为人类的本能,我们会有基本相同的愤怒感知,我被剧中的表演深深吸引,会对情感的变化产生心理反应,可是在语言上,真的欠缺火候。

我猜是有作为大众荧幕产品的妥协,亦或者是北欧生存环境的极限容差度,其实还更有可能的是,我所遭遇过的敌意,远远比这更狠。

女孩子"仇家"相遇,严重的也会有打架,但上面提到了动作表演具有共通性所以暂且不赘述,最普通的便是斗嘴了,斗得巧妙,让别人气到崩溃还无法还手的,就是赢家了,在最自然的语境等级当中,脏话当是首选。第一季看到这里,有两个女孩子可谓巧舌如簧(虽然还远达不到Max的水准233),怼渣男,怼对头,战无不胜,可是很难想象,被怼的对象居然选择了妥协甚至以礼回敬,这和我对这部剧的初始印象有十分大的偏差,总之要是在我所处的环境里,"撕破脸"可能真正会成为形容动词。

北欧的影视历史中,除了英格玛·伯格曼,几乎都是圈地自萌,很少有声噪世界的影响。冯提尔的dogma95宣言虽未能像德国奥伯豪森宣言那般青史留名,其自然主义思想亦在后人的创作中体现端倪。《skam》细腻真实的生活化叙事,包括充满纪实感的摄影技巧都有dogma的痕迹,但在和谐大同的北欧地区,应该还是做不到真正的"自然主义"吧。不幸的底层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真正刺穿现实的问题,应该发生在世界上除了北欧以外的任何角落。《skam》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晰的,编剧和导演埋梗、抓细微情感的手法非常老练,在生活中应该都是感性而细致的人,可是有一点让我觉得不满或者说是嫉妒的地方,便是他们富足而小康的平民生活,高中的女孩就可以把UGG当作茶余饭后的八卦聊。所以,不论怎么体现了真实无忧的青春也好,这也不是属于全人类的青春,共鸣的只有那些细微的情愫,《skam》的故事总是戴着一层人文面纱的。

拍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还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北欧这一代的人怕是都没经历过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

北欧真是个好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心情特别好,看完《盗墓笔记》抑制不住心中想写一篇影评的心。 很不专业的影评,全程高能剧透,于是,它不叫影评。 叫什...
    讨厌鱼阅读 551评论 0 0
  • 一个月了,还是有黄痰且还比较严重,且身体总觉得没有劲儿,感觉病去如抽丝,这丝抽的也太慢了。 最近看了几本中医养生书...
    青青草儿阅读 395评论 1 0
  • 时常在一起的两个人很难体会离别的酸楚,可当离别的日子一天一天拉进,就连简单地望他一眼都成了大大的奢望时,你就会开始...
    绿珀阅读 274评论 0 1
  • 原来有时候自己无心的一些话,真的会让人在意,真的会让人记很久! 我宁愿你们当我面说我的缺点,而不希望从别人口中听到...
    SusanHQ阅读 260评论 0 0
  • 我买了很多的书,摆在架子上,整整齐齐。来玩的人没有不被吸引过,常常会感叹一句:“书真多啊!” 买书固然是出于喜爱,...
    云长啸阅读 28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