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事有思

      前几天,我需要完成一个涉及点法律常识的回函,就是一个公对公的函件,不复杂,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了多次,最终定稿,回复是有时限的,完成后,那天晚上大概八点半不到,我联系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朋友是多年从事执法工作的,平常也联系很多,没事了聊两句,还是很投机那种,可是微信发信息后,我等到晚上十一点多,也没有回,猜测应该是忙,或者其他事情,时为工作日,第二天要回函多,我就再次阅读、审视,觉得可以,快件发出。对方收到,也没异议,事情就过去了,我就不再想。好像几天后,一个晚上九点多吧,好友回了电话,我大概说了一下,其实当初想询问好友建议时,我是有私心的,就是找个话题说会儿话而已。只是没成想好友听后只是“哦”了一声,没接茬儿,至少是问一下相关内容,专业用语方面有无差别,一个字也没提!我有点意外,要是平常一般情形下那是会很急切问我的,这回没有,实话说自己心里有点失落或者是失望吧,之后随便聊了几句也就挂电话,事后也就各忙各的。

      近日中午饭后在外走走,又想起来,也不是豁然开朗,就是一个答案的再现吧,就是自己以为的“事”,对于他人来说,不用管是如何要好的人,只要不是切实息息相关那就都不可能在意,更不要说什么“上心”之类的话,我之所以对此有所思,至少觉得对方“应该”是询问一下,抱歉一下,就是无心的客气一下呢,我失望了。

      我也反思自己,我所以为的“应该”是应该的事吗?人家就非得按照我以为的做吗?我为啥要失望?不就是没有达到自己的臆想吗?既然是希望、想象,那就是虚的,不是本来,不是究竟,要回归到现实,如果换做自己,我会怎么样呢,最多也就是几句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话吧。

      还有关于自己所谓的失望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在一件虚幻的事情上,附着了不切实际的价值,本来面目,本来就是:伪命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