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尝试每日500字。书写,对我来说不难;只是对于自己带一岁多孩子的妈妈来说,时间上是个挑战。
我也想到底要写什么,想写的太多,但似乎又想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书写。
今日的单向历说:"忌完美主义。"
所以,还是回到"现在就写"。
好的,来写吧!就从"我到底想要写什么?"开始。
是毫无逻辑可言的零散呓语,还是脉络性地成文?是由一两句话写开去,还是有主题的回顾些什么?我想要写诗一样的文字,却又想这对大家有何意义?
所以,文字分两种吧!一种自我抒发,一种利益他人。
自我抒发的文字更像是一种艺术,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利益他人,尤其是当感情得到共鸣时。
利益他人的文字则更多的实用性,或许有更明确的观点,更实用的技能,所谓"干货"。
我写过这类"干货"的文字,尤其是在给报社供稿的时候。也写过情感抒发的文字,主要是在那青涩的时光里。
重读那些饱含着情感的文字时,总会怀念那时的自己。有时会想,为何现在很少再写了。
那些文字,是青涩时光里写给自己的。没有目的,没有顾虑,写只是写,写给自己。别人看了,喜欢的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懂得的懂得,不懂的不知所云,又何妨?有人说摸不着边际也好,有人说孤傲也罢,有人说不是人间烟火,又有什么关系?这是我的一部分,我也要找回来。
是的,我曾在试图突破自我的时候,把它当成了问题;在成长的路途上将其舍弃。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说回文字。情感的部分去了哪里?现在更多的文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在公众号里。我更多地考虑这文字对他人是否有用,直接有用?读者能从中了解什么,得到什么?是否能让他人开始关注某本书,或某个成长练习?(公众号中的"书单"和"身心灵成长练习"专栏)书写开始带有目的性。或者说功利?
可要如何理解这个功利呢?当我接触到超个人心理治疗以及身心灵成长的领域,并在其中体验到深刻的美的时候,我便明晰地知道,这是我的路——让更多的人走上这条路,这是内在成长、全人成长,更有觉知地生活,完成灵魂使命的路途。于是我从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转而投身到身心灵成长的领域。这更像是一种召唤。
所以,想让更多人接触和走上这条路,也是功利吗?
当然,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所要做的,也只是提供机缘,开扇窗而已。
而我则想要将窗开得漂亮些,将窗外的景致做某种好的呈现,引起观者的兴趣,而这也成为某种书写的目的。
有目的地做事情,又未尝不可?更何况其中并无浮夸与虚假之言。
问题在于,当我把注意力放在呈现上时,情感的流露便受到限制,也即只写出了二、三手的话语,而非初始意识的流淌。
可流淌出的初始意识又要如何呈现对他人更有用的文字?好吧,这又回到了做设计时,对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探讨。当我们要设计的场所是需要供人使用时,功能性是需要被满足的。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展现艺术性。
那文字呢?在对他人有用的基础上表达自我吗?或许应该反过来,自我表达的基础上对他人有用吧!
先做完全的自我表达,不考虑他人的观感,做自己,写自己。公开发布时,再做修饰与调整。
主题性地自由书写,再整理成文。
又或者,有些文字,就是写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