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允许的这个话题哈,这个嗯,允许怎么说呢?我们还是拿萍的那个例子来说,就是它是一定要他孩子睡觉,他才能睡觉,如果孩子不睡的话,他也是不能睡的。
那这里面就是有一个孩子不能睡,他也不能睡,所以这里面它既不允许孩子的睡觉,由自己来做主,也不太允许自己的睡觉由自己来做主,那么我们其实到了成年以后哈,我们自己成长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有一个内化的父母在,也就是一个内在父母这个内化的父母,他就是一个我们内化的一个超,我就是从小我们早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这个。经验和体验来说,父母对我们的这种要求,对我们的这种期待已经完全内化成了我们内在了,就他已经变成了我们一种的自我要求了,就是你不做完所有的事情,你是不能休息的,就是这个是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父母其实在管着我们。
那我们说到成长的时候呢,其实是去修通我们和我们内在父母的关系,并不是让你去修通,你和你现在这个现实当中父母的关系,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这个不允许哈,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即便是你现实当中你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呢,这个不影响我们在心里对自己要求是面面俱到的,就是如果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不能把所有该干的事情都干完,我们就不能够休息,这个其实在小的时候,比如说我们不写完作业就不能玩儿。不吃完饭就不能玩儿,或者是我们必须要把别人要求的事情干完了之后,我们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就是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他已经内化到我们的内在,即便你现在以后父母不要求你了,但是我们自己会开始自我约束自我要求了。
就像有一个例子,叫大象的那个脚链哈,那个大象从小就被那个铁链子捆在树上,他就在那个树边儿长大的,等到他长大长大了以后,把这个脚链子解开了,他都不会从树挪开,他都不会从树边上离开,他依然还是围绕着这个数来生活,就是这种约束哈,随着日积月累已经内化到我们的内在心理了,他完全就是一种自动化反应的模式,你不需要去做任何的觉察,他都是在发挥作用的。所以呢,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为了父母,为了不让,我们有那么多的麻烦啊,为了让我们去或者是他们对我们的期待是以他们认为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幸福,他弧形当中会给到我们很多的要求,那这个要求就是不允许你怎样怎样啊,你只能怎样怎样。
我们那这个要求长期日积月累的也就形成了这个大象的锁链,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父母已经管不了我们了,但是这个隐形的锁链哈,他已经完全内化到了心里,所以我们就不会允许自己,即便我休息的时候,我也是带着一丝丝不安来休息的,就是这个情况,那么现在我们去觉察,就是说我们去觉察去成长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和早年的那个父母分开住一哈,不适合现在的父母。分开是和早年的那个父母分开啊,我们不需要再按照早年的那个父母给我们提的那些要求去做了,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足够成年,我们有能力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生活,我们不需要再去重复无限次的去重复那个早年的生活,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这个生活。
所以觉察的意义就是让你去看到你,现在已经喝你小时候不一样了,你小的时候需要听父母的话,你现在不需要再听任何人的话了,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这种意愿去生活,但是很多人不敢他是做不到的,他会觉得如果我一旦按照我的意愿去生活,我就会非常的放纵啊,就是好像就从一个被约束的极端到了另外一个放纵的极端了,就好像我们说到育儿的时候哈,我说那你。我会说,如果你实在想发脾气,你就发吧,然后有的家长马上就会说,那怎么可以呢,我要是发脾气的话那我孩子就受伤害了,所以在他的想象里,它一旦就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他好像就觉得自己天天在释放啊释放的很爆裂一样。
所以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习惯,就是我们一旦放松啊,一旦让自己去放松的话,就会有很严重的这种惩罚的后果,这个也是早年到现在的一个怡情,所以你到成年以后去允许自己实际上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啊,有的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不允许自己的,就需要参加这种学习团体呀或者是看书啊,或者是什么咨询啊等等,让别人来帮助你看看到你自己啊,原来那个人休息的时候是理所应当,然后我自己休息的时候就很忐忑,就看到这些部分。
所以允许自己就是,现在没有人管能管得住你啦,你即便放松,你即便放松一下,你也不会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惩罚的后果在等待你啊,我们成长的意义就是要把现在和早年做区分啊,把你内在的父母去离开那个内在的父母,那么说到这个允许哈,当我们其实不允许自己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允许别人,就是你都不允许自己休息,不允许自己懈怠,不允许自己懒惰,我们是很难去允许,还看到孩子去懈怠懒惰的。
因为在我们固定的僵化的认知里面,就是这个懈怠懒惰,它就是不对的,你甚至都不会去想他为什么不对,它到底对不对?这也就是昨天我们在群里分享那几个问题哈,他就是让你逆向思维一下,你这样到底对不对?你有认真思考过吗?因为我们从父母那边继承过来的东西,它是不加思考就去应用的,所以觉察也是,那我们再来说这个孩子的这个懒惰或者是什么的问题。你知道这个懒惰他并不是不好的,然后在现实当中他不可能一直懒下去的,他要一直懒下去的话,他一定有一个非常非常勤奋上进的父母,这种情况下,他孩子才可能是很懒惰的啊,就不想做事情。
所以当我们用自己僵化的这种认知和条条框框去看待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如果孩子一旦放松,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通常也不敢对孩子有放松啊,一放松就觉得他整个人生都悲惨的一样,但实际上不是的,人他是有内在的一种动力哈,他就是要去融入社会,并且在社会里立足,然后要对社会这个群体有益,这是人的一个天然动力,所以在你不干预他的情况下,他自己是有一个向着阳光的地方去发展的,这样的内在动力的啊,那很多孩子他没有办法向着阳光,是因为父母的这个干涉比较多。
所以当你不能做到允许自己的时候,实际上你也不能允许孩子因为,第一,你认为允许了马上就有坏事发生,第二,你自己心里的那个紧张那种张力,也没有办法让你有空间去涵容孩子的那些跟你标准行为准则,不一样的地方,那你允许了,允许了,你就是接纳了吗?允许自己差,允许自己能力不够,允许自己脾气不好,允许自己情绪不好,就是只有这种允许和接纳才能带来一个真正的转化,并且这个转化是自动发生的,当你能够对自己也很放松的时候,你才能够对周围的人事儿去放松,你的生活才不会总是那么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