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靠隐忍和长寿走上权力巅峰,他才是三国最后的赢家

提起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被诸葛亮演绎的空城计,吓退几十里的故事。觉得他太过胆怯,就是一个怂人。

事实真的如此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唯一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能臣,是当时知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尽管他自己都承认“孔明智在吾先”,但还是有不少的学者认为,他的谋略胜过孔明。

无论二者的谋略谁优谁劣,但有一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三国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懿,而非诸葛亮。

司马懿的成功,与他隐忍谨慎的性格,熬得过所有政敌的身体密不可分,当然也少不了建功立业。

尽管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但一生隐忍、谨慎,为了不过早曝光,他不惜装病七年,始终回避曹操的征召与任用。直到被强辟为文学掾,才被迫登台,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华。

为避免大败仗的出现,司马懿在不明就里时,宁可退兵20里,也不冒险出击,让自己成为万年笑柄;为了彻底消耗蜀军的锐气,他坚守不出,让诸葛亮的北伐无功而返,最后客死五丈原。

即使在高平陵事变后,曹魏的军政权力全部落入自己手中,司马懿面对被封为丞相,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恩赐,他都一一推辞,坚决不授,还不让自己的弟子为官。

能熬,是司马懿走向成功的又一大法宝。在人均寿命只有26岁的三国时期,他熬死了除孙权以外的所有强敌,尤其是熬死了他的第三位“主公”,曹操的孙子——曹睿。

按照民间的说法,曹操一家的生命力,还真是眨巴眼养瞎子——一代不如一代。曹操活了62岁,在当时是高寿的。可他的儿子曹丕,只活了39岁,孙子曹睿更可怜,只活了35岁。都死在了司马懿的前头。

历史总是似曾相识、惊人相似。无论是三国,还是五代十国,都没有哪位小国的皇帝,能够一统江山,都是被他人所代替。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这些“官二代、三代”们都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过上了荒淫无耻的生活,失去了民心。

司马懿曾跟随曹操征战十多年,多次提供极具战略眼光的正确建议,建有奇功。曹丕称帝在位的六年里,每逢御驾亲征,他都授命留守后方,可见曹丕对他是十分信任。在诸葛亮离开人世后,他又远征平定辽东,彻底解决了困扰曹魏数十年的后顾之忧。在征战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农业生产,对屯田、水利等农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的确,无论是从资源、能力和机遇上看,司马懿都不是最突出的,尤其是西城县被空城计弄得无功而返,更是让其名声扫地,成就了诸葛亮的辉煌。但他却成了最后的赢家,终使三国归晋。

(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