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父亲是个暴脾气,爷爷辈的邻居曾经跟我讲起父亲以前跟爷爷关系不好,非常叛逆。其实这也难怪父亲,爷爷以前虽然大字不识,但毕竟在咱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父亲上面有三个姐姐,直到父亲这里,才算真正解决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父亲的到来,实在是家里面一等一的大事,所以家里对父亲或多或少多了些宠溺。传闻没生我父亲前,奶奶在家里地位并不高,直到有了我父亲,后面又生了小叔,日子也才好过了一些。
父亲的童年应该是带着优越感的,哪怕他们那个年代根植于记忆中的应该是饥饿,但我也很少听他讲那些不好的艰难困苦的日子。记忆中父亲讲得最多的是小时候家里的优越感。虽然爷爷识字不多,但或多或少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亲戚家好几个孩子因为兄弟姐妹太多,吃不上饭,听说都在我家呆过一段时间,有些亲戚的娃有成绩没有钱念书的,爷爷也是慷慨解囊。
我两三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仅有的印象是爷爷躺在躺椅上,摇着蒲扇,在堂屋里看我跟大我两个月的堂哥嬉戏玩耍。奶奶晚去世好几年,基本上我跟堂兄是奶奶带大的。我记得奶奶在世的时候,生日是农历六月份,每次奶奶过生,好多不认识的亲戚都会来,可以坐好多桌,热热闹闹的场景,至今想起来还很温馨。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外出打工,留下我跟母亲还有弟弟在家,可是终究没有赚到钱,后来父亲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务农。可是随着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经常生病,需要买药和其他开支,家里实在是开支不下去了。我印象中父亲以前反反复复戒过很多次烟,但终究还是没有戒成。后来换成母亲进城打工,父亲在家照顾我们,这一走,可就苦了我们。
母亲进城的时候,我还在念小学,我从学前班几乎就跟我堂兄一个班一起上学念书,最开始他成绩好,后来我成绩好,我们在学习上总有种你追我赶的劲儿。可是那时候放学了我就必须早点回家,因为做完作业还有一大堆农活儿等我干,割猪草,喂猪食,放牛…..有时候都来不及做作业,得等到晚上挑着煤油灯做,好几次因为低头头发被烧焦。那时候特别渴望跟普通同学一样,放学了可以在学校玩会儿玻璃珠或者去什么地方玩一下再回家,可是从来都不敢。记得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回家晚了,被父亲骂哭了,觉得自己好委屈。小时候总感觉自己做父亲都不满意,考了第二要我考第一,考了第一又嫌我干活儿不够勤快,那么小的年纪,我早早就学会了讨好大人。那时候我特别希望早点长大,考进县城的初中,远离这个家庭,远离父亲。
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了县城里的初中,最开始我住校,成绩总不理想,后来父亲也进城打工了,那时候奶奶已经过时好久了,家里也离得开人了。我们最开始跟另外一个亲戚合租了一套房,开始走读,成绩慢慢就好起来了。后来陆续又搬了几次家,那个时候父亲虽然脾气好了一些,可是对我还是很严苛。
父亲向来有个坏毛病,好面子。对外人很慷慨,对家人吝啬,对自己尤其吝啬。父亲好客,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一家搬进了一个门面里面,所以经常会有小区里面的熟人来我家歇脚,年少的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客,因为我觉得吵,没法安心看书做作业,可是父亲不以为然,不管谁来,总是照顾地妥妥帖帖的,邻居们没有半句怨言。那时候就特别希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可以不受外人打扰,安安静静的看书。
可是父亲对我跟弟弟还是特别严厉,我还好,毕竟很早就懂事了,可是弟弟却没让父亲省心,调皮捣蛋,打架斗殴,他好像是上天派来故意跟父亲作对的。那些年弟弟挨了不少打,有时候出手太重,我心里都有阴影。甚至到现在,弟弟心里还有心结。不过我倒是让父亲省心,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大人眼中的乖孩子,就这样循规蹈矩的过完了初中。
我从初三开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考上了市里的一所中学,所以离家也就更远了。离家远了,是自由了,可偶尔也会想家,想念弟弟。我印象中当时有个怪圈现象,每次放假都想回家,可是一回家看到家里的光景,又恨不得早点回学校。可是一回学校没多久又想家。年少的自己很不善于表达,包括现在也是,好多话想说给父母听,可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给咽回去了。
我每次回家或者离家父亲都会送我接我,帮我拎东西,每次跟他走在一起都显得无话可说,父亲的嘱咐无非是好好念书,不要念叨着家里,不要太节约了,没钱了给家里打电话。我每次都是低着头走,欲言又止。
有一年我寒假回家,因为买不到车票所以选择了坐船。头一天告诉了父亲我第二天凌晨到家,本打算让他别来接我,码头到家又不远,可是终究还是拗不过父亲。我一下船就看到父亲在不远处向我招手,我不知道他在寒风中呆了多久,一见到我简单的问候完就拎起我的书包大步向前走。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想哭的冲动,我忽然觉得父亲老了,身材佝偻着,在码头的一阶阶石梯上,蹒跚地走着。
后来我考上了市里的大学,日子波澜不惊,家里条件也好了不少,每次回家感觉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沉闷了,可是每次回家总感觉父亲越来越老了。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不读研,直接工作,一直到现在。
有时候特别害怕,害怕自己成长的速度抵不过父亲衰老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