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其中有一对相打相杀的兄弟,后人都说,如果他们能和睦相处,那么历史的走向将会是另外一种情形,甚至有可能不会出现三国鼎立这一段历史,这兄弟俩就是袁绍和袁术。
袁氏兄弟出身于汝南汝阳贵族,是东汉末年顶级的贵族之一,家族中一连四代有五个人位列三公。当时袁家的门生广布天下,势力极为庞大。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有着这样高贵出身的人,在群雄逐鹿的纷纭乱世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自光武帝建立东汉,历经十位皇帝之后,帝位传到昏庸无道的汉灵帝。
其时,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暴发,东汉王朝进入风雨飘摇的末世,卷入了宦戚相争的乱局当中,最终以蹇硕和何进为代表的宦官与外戚势力两败俱亡为结局。
在宫中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当时担任司隶校尉的袁绍主持大局,召董卓与袁术、曹操等人率兵入宫,又将张让等宦官诛杀殆尽,结束了宦戚相争的局面。
由于新皇还没有确立,乱局结束之后,新的矛盾又显现了出来。
董卓入京之后,想拥立年幼的刘协为帝,而袁绍却想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两人因此事剑拔弩张,袁绍因害怕董卓谋害,出走逃亡冀州。
袁绍走后,董卓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董卓心狠手辣,随后废掉少帝刘辩,并将少帝及何太后杀害,其暴行引起天下诸侯共愤。
袁绍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人物,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不久,董卓被袁术的部将孙坚击败,后吕布杀死,此时袁绍的威望大振,可谓天下无两。
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袁氏兄弟两却相打相杀起来。
在这种历史的重要关头,这两兄弟为什么却干了起来呢?
原来,这袁氏兄弟同父异母,且两人母亲的身份悬殊。袁绍虽然是兄长,却是奴婢所生,袁术虽是弟弟,但由正妻而出。因此,性格孤傲的袁术从来瞧不起这个地位卑微的哥哥,成了袁绍心中永远抹之不去的烙印。
两人谁看谁都是咋看咋不顺眼,也都不希望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当袁绍过继给伯父,成了家族中名义上的嫡长子时,袁术心里的醋坛子打翻了,对袁绍更加地仇视。
而当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之时,袁术不是去帮助兄长,而是在暗中去使绊子。
反过来袁绍的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天生一颗自卑的心,只想着超越袁术,以出一口小时候被袁术瞧不起的恶气。
但是袁术作为袁家嫡子的特殊身份,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始终处于优势,处处掩盖了袁绍的风头。
两兄弟在你死我活的争斗当中,竟然联合对方的敌人来对付自家的兄弟。袁绍为了对付袁术,与袁家共同的潜在敌人曹操结成同盟,无形之中助长了曹操的势力,为曹操最终灭掉袁氏势力埋下了伏笔。
而袁术也不示弱,公然拉拢袁绍的对手公孙瓒与之结盟,还派得力干将孙坚去攻打袁绍的盟友刘表,结果孙坚大败,被刘表部将黄祖斩杀。
孙坚阵亡之后,令袁术实力大损,再也没有力量与刘表抗衡了。事实上,如果袁术不得罪刘表,刘表完全可以做为袁术的靠山,但经此战之后,将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的刘表给轻易地得罪了。
刘表被袁术惹毛了之后,就追着袁术打,打得袁术放弃南阳跑了。
袁术打不过刘表,就把怨气发泄到袁绍的盟友曹操的身上,领着自己的那一班残兵败将去攻打曹操,曹操哪里是袁术的对手,差点被全军覆灭了。
这时奇葩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曹操身陷绝境,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袁绍却联合刘表及时的帮助曹操打败了袁术。于是,袁术在袁绍、刘表、曹操三方合力夹击之下,最终彻底溃败,逃到九江。
袁术与袁绍两兄弟手足相残之时,彼此的实力不断地被消耗。而此时的曹操尽得渔翁之利,使得曹操原本不值一提的弱小势力也趁机慢慢坐大。
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蠢事,两人都干了不少。
当袁绍想拥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时,而此时的袁术有自立之心,便借忠义之名阻止袁绍废立皇帝。
公元197年,手持传国玉玺的袁术在寿春称帝,袁术称帝之后,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导致百姓深陷水深火热当中。
这给了天下诸侯讨伐袁术的口实,使其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孙策与袁术解除了盟约关系,曾经追随他的人都与他划清界线。而曹操在乱世当中悄悄地积蓄力量,见袁术败象已现,便联合吕布一举将其攻败。
在袁术走投无路之时,才知道了亲情的可贵,便拉下面皮去投靠袁绍,无奈半路被刘备阻隔,不久呕血而死。
袁术死后,曹操羽翼已丰,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曾经显赫一时的袁氏家族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纵观袁绍与袁术相打相杀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果二人联手,其实可以轻易地占领中原和江南广阔的疆域,那里人口富足、经济发达,加上袁氏兄弟本来就兵多将广,又扼守着各大交通要塞,只要灭掉吕布和曹操其中的一方,其它的势力比如刘备、孙权之流就微不足道了。
不过,假如袁绍与袁术真的能和睦相处一致对外而统一了三国,那么统一之后谁当老大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在争夺最高权力的过程中,两人恐怕还是会有一场恶战,有可能由三国鼎立变成两国之争,最后由一方灭掉另外一方而创造另外一个王朝。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历史的走向自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是由一两个人的力量而左右得了的。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