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回家,遇到了刚上大一的学弟,我们闲聊时便说起了各自的近况,我本以为他会兴致勃勃的向我介绍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他的社团,他丰富多彩的的大学生活……
可没想到,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大学嘛,就是换了个地方磨日子呗。”
我不死心,追问道:“那在大学里你就没经历过什么有意思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吗?”
“没有。”他换了个姿势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就吃饭、睡觉、上课和打游戏呗。”
我看着他,想到他刚高考完上大学的那段时间,那段时间他一直缠着我问东问西,畅想着他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
他的描绘就像无数青春电影里展现的那样,牵着对象的小手漫步在学校的林荫小路;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课上随便听一听就可以在学业上傲视群雄,在竞赛中拔得头筹,奖学金拿到手软……
少年,不要然大学磨灭掉你曾经的意气风发!
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你看不见的努力。
不要觉得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随便逃课,老师虽然有时候不管,但他心里都记得。
你只看到a又拿国家奖学金,b又申请了专利,发表了论文,c又举办了大型校园活动,在校园里左右逢源,明明都在一个班级里,怎么他们就能活成当初我想象的样子呢?
答案很简单,你只看到了他们故意表露的不在乎不上进的部分。
他们拉着你打游戏,吃饭,在你看见的地方,他们几乎是和你一样的安逸享乐。
在你没有看到的地方,a在自习教室通宵学习,一本又一本的专业书被他啃进脑子里;b在联系导师进实验室,即使是每天去给师兄师姐打下手做杂事也甘之如饴;c在不厌其烦的修改策划,拉取赞助,联系同学……
世上的天才少只有少,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你没看到的努力。
学会调整心态,你才有诗和远方
当我们们终于挣脱了高中的桎梏,满怀希望的踏入大学的大门,迎接你的可能只是一地鸡毛。
收不完的道,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杂事,记不完的学长学姐的忠告。
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感足以摧毁你所有的意气风发。
生活给你的冷水永远不会只有一盆。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你不能强求现实为你改变什么,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换位思考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当你能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开始适应了大学的生活。
当你能够消化生活中的不完美时,你才能向前走,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
认清自己,不要被身边的人碍住了手脚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成绩不再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同时,眼花缭乱的信息也让会让人身心俱疲。
我们习惯性的去询问学长学姐或是身边的同学,做一个随大流的人当然容易得多,前面的路已经有无数的人走过,只需要踩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往前走,基本上就不会有错。
但是这样你的未来是一眼可以望到头的,你就像一个被公式化了的工具人。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不要轻易相信什么“万能公式”。
走一万次别人走过的路不如让一万个人来走你走过的路。
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没关系,大学就是提供给你犯错的机会,试错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有大把可以重来的机会,在不断地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潜能。
不要害怕你和身边的人不一样,这本就是常理,要是你和身边的人一摸一样,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