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作为联结文艺工作者与群众的桥梁纽带,肩负着繁荣文艺事业、传承文化根脉的重任,若任由内耗蔓延,不仅会消磨干部干事热情,更会错失文化发展的宝贵机遇。要破解职场内耗,就要以文艺初心为根本遵循,立足本职工作真干实干。
文联工作不同于其他行政单位,文联工作兼具“行政性”与“艺术性”,既要落实政策要求、统筹协调资源,又要尊重文艺规律、激发创作活力。这种双重属性下,内耗往往藏在“隐性角落”有人因担心 “出问题担责任”,而选择 “少做事少犯错” 的保守心态,导致有潜力的青年人才错失成长机会;这些心态的出现,本质上是“初心的偏离”当工作重心从“服务文艺事业”转向“规避个人风险”“计较个人得失”,内耗的种子便会悄然生根。
破解内耗,首要之举是用“文艺初心” 校准工作坐标。文联干部的初心,在于“为文艺工作者办实事、为文化传承尽全力”当工作目标与文艺初心紧密相连,内耗便会失去滋生的土壤。因为每一位文联干部都清楚,我们手中的工作,连着老艺人的心血、连着群众的期盼、连着文化的未来,容不得半点敷衍与推诿。
破解内耗,关键之策是用“实干担当” 打通工作堵点。内耗的天敌,是“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行动力。在文联工作中,很多内耗源于“空想多、行动少”—— 我们改变思路:不再“坐办公室空想”,而是“沉到基层调研”。与其在会议室里“耗着等”,不如在基层一线“干着办”。实干不仅能让工作高效推进,更能让干部在解决问题中找到价值感,从而驱散内耗带来的消极情绪。
破解内耗,长远之基是用“协同共生” 凝聚工作合力。文联工作涉及多个艺术门类、众多文艺团体,若缺乏协同意识,很容易陷入 “各自为战” 的内耗困境。文联工作的魅力,在于不同艺术门类的碰撞与融合;文联干部的合力,在于打破科室壁垒、个人私心的协同与共生。当我们把思维转变为“文联整体”“文艺事业”时,内耗自然会消解,取而代之的是1+1>2的工作成效。
作为一名普通的文联干部,我深知职场内耗并非无法破解。它或许会因工作的复杂性、人性的多面性而暂时存在,但只要我们始终牢记“服务文艺、传承文化” 的初心,以实干担当直面问题,以协同共生凝聚力量,就能将内耗的 “阻力” 转化为干事的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