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记忆深刻的事,大多情感刺激强烈。三年级时被老师误会,惨遭横祸,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数学老师包德宇已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者,平时很和蔼,很少体罚学生,跟语文老师比起来,我更喜欢数学老师。那天是评讲试卷,卷子发下来后大家叽叽喳喳一直讲话。包老师讲了一会儿不得不停下来维持纪律,对我们说,都不要讲话,瞬间课堂就安静了。
讲着讲着,又有声音,当他背过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同桌把脸扭过来对我讲话,我没理他,他接着讲,我就扭过头对他说,别再说了。恰在此时,包老师转过身目光刚好就落在我身上,看我转头对同桌讲话,我此时也看到老师,刚想解释,包老师几步就走到我跟前,让我站起来,我刚起身,一脚就踹到我胸口,直接把我踹到桌子下面,我双手扶住了板凳,没磕到头。但脑袋当时就蒙掉了,一片空白。惊恐,诧异,愤怒,委屈,各种情绪一股脑儿涌上来,那一脚又大又重,让我憋了一口气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当时只是不解,在绝对的权威面前,我不敢有任何反抗。在当时的意识里,没有人能够保护我,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根本不会为了这件事去找老师,他们认为该打就要打,至于像我这种被冤枉的,也只是小事儿。当时没哭,事后也没有,但是这种委屈的感觉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第二次被冤枉时是初二。我当时坐在门口,第一排,班主任刘老师教语文。上课铃声响了好几分钟也没见班主任来。同桌向我借了指甲刀,剪完了还给我时,老师进来了,发现我的课本还没打开,手还在抽屉里。就质问我,上课半天了怎么课本都没打开?刚才放了什么进去,拿出来!言辞激烈,我只好拿出指甲剪。
当他看到指甲剪的那一刻,直接暴怒,“上课还剪指甲,不想学就滚到后面去!现在,把东西收拾收拾,倒数第一排还有个位置,就搬到那里!”我只好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下,从第一排搬到了最后一排。后来我在作文题目上,写了这件事。前因后果,都详细描写,还戏称自己被发配边疆。我知道老师一定能看到,我要让他知道,他误会了我,我根本没剪指甲。
没想到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念了出来,说是有真情实感,言语幽默。接着就把我往前面调了几个位置。
第三次还是刘老师,因为我的成绩忽高忽低,他怀疑我那次的成绩是抄袭的。现在还记得,跟当时的同桌玩的很开心,上课都不怎么听讲,学他们转书,转笔玩。结果期中考试发成绩时,我在第一页找,还很谦虚地从下往上找,结果下面没找到,我还暗自开心,难道这次名次这么靠前?结果找到最上面了也没我的名字,我又看了一遍,没有。翻过一页才找到自己的名字。当时心都哇凉哇凉的,不说成绩多好,也不至于这么差吧。
痛定思痛,重拾初心。后来的一次大考又考回前十几名。一下子进步几十个名次,让老师觉得我这成绩有水分。当时他拿着成绩单问我,你这成绩有水分吗?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啊?愣了两秒钟才明白老师在问什么。我连忙说没有没有。因为,我初一就意识到抄作业答案,就是在自欺欺人。所以我也从来不在考试时作弊。老师就说没有就好。看你下一次的成绩表现。有可能这是老师的激将法,但我还是觉得很受伤。在我眼中,抄袭是非常没道德的事。
但老师的这种质疑实在令人委屈。
毕业多年后跟着好友去看望刘老师时,他已经退休了,还记得当年的班级第一名,但已经不记得我了。也算意料之中吧,毕竟,我就是这样一个小透明,这种透明的状态也是我喜欢的。但真的不喜欢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