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长安城怒摔胡琴,一举成名。假如子昂兄穿越到今天,必然十分后悔,心疼那把价值千金的胡琴。一则有“简书”的平台,足够推销自己的诗文。二则就算子昂的诗文再优秀,每天也就那么几块钱收益,根本不会是他自己说的价值百万。这笔投资不划算。
老黄入简书,已有十天,也初步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十篇“杂谈”。今天最后一篇,谈谈在简书的感想。
老黄来“简书”的初衷是写写文章,消遣时间,结交朋友。疫情之下如何消磨时间?网友们各种脑洞大开,比如蛆虫舞蹈,数米下锅,隔空喊楼,视频麻将……邻居围墙可打羽毛球,室内妻儿可玩植物大战僵尸。真是“不做荒唐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书法爱好者则拿起了毛笔,相声爱好者当上了主播,运动爱好者购买了器材,而文学爱好者来到了“简书”……
作为一名“老文艺”,老黄自然也来到了这里。每天喝喝茶,读读书,写写文章,今夕何夕?特别是因文章有共鸣而认识了一些朋友,不谋面而相知,这种结交颇有“神秘性”。说不定哪一天不经意间,江湖相逢,一谈之下,居然是“简友”,那是多么浪漫的事啊!
“简书”是一个神奇的平台,写作的胜地,文青的集会,但也有不足之处。大部分创作者来到简书,并不是为了赚钱。但简书既然给了“钻和贝”(权当是稿费吧),就要公平合理。“简书”的规则是:“钻”越多,文章的权重越大,推荐量越多。而如何获得钻?一是写作的质量和读者的互动数量,一是充会员或者直接购买获得。给作者作为奖励,无可厚非。但用钱购买,就会产生不公平。试想一下,一个脑满肠肥、不学无术的人,购买大量的“钻”,写了一篇文章,居然排上热榜。这对于那些认真写作,写出优秀作品的作者来说忒也不公平!所以部分努力写作的人得不到承认,优秀作品得不到推广。反而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标题党”文章居榜首,位列前茅。
文章毕竟不是商品,不能像做淘宝一样通过“开直通车”来推广,而是要有质量。谁来评审?当然是广大的读者咯。当然了,平台运营需要经费,我们也要理解。那就在文章里面加广告。比如阅读文章之前强制看几秒广告,或者看完一篇文章之后再看广告。广告的收益还可以与作者分享。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我想大家是不会反对的。
当然啦,规则由人定,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遵守规则,也要不忘初衷。好好写作,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文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进步,如此而已。
最后还是要感谢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