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人遍地都有 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曾经做过一篇小说阅读《私塾老汪》,选文出处便是刘震云的这本《一句顶一万句》,老汪是这本书中的次要人物,因不善表达而不被乡人、学生理解,与家人又无共同语言的乡村私塾,最后意外发现朋友的故事,一方面成功地描绘出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困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知己难得的人生感悟。

而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两个,上半部《出盐津记》写杨百顺半生经历,为了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能够“说得上话”朋友,亲人,他或主动或被动地变换职业、家庭、姓名(先后四个名字为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离开故乡延津,最终西往陕西;下半部《回延津记》写杨百顺养女巧玲之子牛爱国,内心怀着与祖辈相似的愿望,踏上了从山西到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寻找母亲临终前想知道的那句话,也为自己的生活困境寻找一个答案。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很想落泪的书,说它是“中国式的百年孤独”,一点也不为过。

这本书的主线很清晰,但是旁逸斜出,弯弯绕绕,金句太多,要说清感受还真有点难。我把自己最深切的几点体会记录下来。

第一,我认为贯穿全文最重要的的两个关键词:孤独与寻找

这写出了人性的深层渴望,杨百顺,一个出身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的命运充满了坎坷与曲折。从小,他就感到孤独,因为找不到能与自己说得上话的人。这种孤独感,不仅仅是因为缺乏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因为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能懂自己,能与自己产生共鸣。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这种渴望往往难以实现。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寻找那个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寻找那份能让自己感到不再孤独的情感。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如此。他在面对婚姻危机时,选择了离家出走,去寻找那份能让自己心安的情感。他的行为,看似冲动和鲁莽,实则是对人性中那份对理解和沟通的渴望的极致表达。在寻找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最终,他找到了那份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情感,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第二,主题关键词之二:命运与选择

命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它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我们紧紧束缚在其中。有时候,我们试图挣脱这张网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但往往,我们又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更深的困境和迷茫。

在杨百顺和牛爱国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命运对他们的影响和束缚。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去改变命运,但往往又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和束缚。这种无奈和挣扎,正是人性中自由与束缚的生动体现。

然而,刘震云并没有让我们陷入绝望和悲观。他通过杨百顺和牛爱国的经历,告诉我们:尽管命运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超越,还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力量。

第三,写尽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在杨百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勇气。尽管命运对他不公,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的坚韧和勇气,正是人性中光辉一面的生动体现。

而在牛爱国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他在面对婚姻危机时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保持对家庭的忠诚和责任,又想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这种矛盾和挣扎,正是人性中阴暗一面的真实写照。但刘震云并没有让我们对牛爱国产生厌恶和反感,反而通过他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作品。它通过对杨百顺、牛爱国等人物的生动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它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说话和倾听,更是理解和共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孤独和沉默。但《一句顶一万句》却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不能放弃对沟通和理解的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同时,《一句顶一万句》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它告诉我们:尽管人性中存在着阴暗和丑陋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因为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中,我们需要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人性中的不同面貌和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人性、读懂人性、掌握人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