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伊始,一项名为“万名少年上马背”的内蒙古特色体育课堂计划正式启动。“骑马的感觉实在太棒了,你瞧,我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名优雅的小绅士……”9月19日,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小学学生杨扬骑在马上兴奋地说。

记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对中国体育有着语重心长的“提醒”,“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巴赫的坦率直言击中了我国教育的痛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忽视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体育是专业人干的专业事。但其实体育运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更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应该说,近年来有关体育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我们由以往的各种误读和分歧到如今的共识,体育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同。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开始走入校园,此次的内蒙古马术特色体育课堂计划,让在内蒙古长大的孩子从小接触马术运动,既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也能够发现培养一批马术专业人才,更有利于地区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体育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强身健体,更在于它“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追求,在于它能给人以力量和希望。正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体育,它能鼓舞人心,它能团结集体,它的力量无可取代。”
今夏,在2017年“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上,来自大山深处的一群姑娘以一球未失的全胜战绩夺得了U14女子组冠军,她们就是来自于中国的海南琼中女足。十余年来,她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拼搏、艰苦训练,历经失败、挫折,终于收获成功的喜悦。她们中有的球员入选了国家女子集训队,有的球员被保送海南师范大学,她们的经历诠释了体育的力量,足球改变了命运,体育让生命多出了无限的可能。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与社会的接触和融合,而体育运动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作为世界足球强国的德国,对于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践行。在德国,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足球能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懂得观察、总结、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在球场上,他们不仅有身体和战术的对抗,也要经历生活赋予的“重担”,去学会面对伤病的侵袭、接受失败的苦涩、重燃逆境的希望。可以说,足球这项魅力四射的运动,为青少年个体的塑造和团队属性的磨合搭建了完美的平台,而足球文化的不断营造和持久深耕,则可以保障有志趣的青少年在正确方向上奋力前行、茁壮成长,这也是德国足球“江山代有才人出”根本原因。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让体育回归教育,让运动伴随成长,让体育精神激励中国少年奋发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