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爱阅读,相信你也不例外,说不定你的阅读量比起别人来更不算少。但是你读完了书,还记得书里讲的内容都有些什么吗?
当别人问起你喜欢什么书时,你可能会把记忆犹新的书名告诉他。可是当别人继续追问你下面这些问题的时候,您是不是同样能对答如流呢?
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最让你记忆深刻的是书的哪一节?
读了这本书后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这本书对读者有什么好处?
仔细一想,好像真的答不上来。于是你明白了,其实读书也并非你想的那么容易。
就如同我在学生时代学文言文,都是同样的中国字,看一眼就认识。翻来覆去背了几遍,自认为已经滚瓜烂熟。可是过段时间上了考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篇文言文中间的某一句,结果,只能急得抓耳挠腮,眼睁睁看着那道题的分数被老师无情的扣掉。
有科学家在很早前就提出了“记忆容量有限论”的观点,意思是我们人类因为大脑的容量有限,新的记忆会挤走老旧的记忆,从而给新的记忆提供一个安放之地。所以,人不能记住所有的东西也在情理之中,读过的书却想不起来书中的内容也可以理解。
不过你是怎样去读一本书的呢?你是不是在读书的时候做了读书笔记?你会不会把这个习惯带到生活中的很多事中去?如果你养成了这个习惯,那无疑是最好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你加深记忆,把记忆的时间无限延长。
就像本文开头谈到的,只记得书名,不记得内容,也许你会把这个现象总结为自己记忆力不太好,只能记住自己经历过或是亲眼看到过的事物,可是那些人名地名或者读过的书就特别容易忘记。的确,我发现这不但是你的缺点,也是我的缺点。读过书以后,不记得书里讲了什么,也理解不了书里要表达的意思。花很多时间读过的书,却是这样的效果,跟没有读过有什么不同?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觉得书很好,我却不能跟它产生共鸣。”“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兴致勃勃,到读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大脑里面并没有留下多少内容。”“读了那么多书,不知道能起到什么作用。”很多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并长期为此苦闷不堪。可是我们却又总是一边烦恼,一边找借口试图安慰自己,“相信总有一些内容对我有帮助,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记住吧。”
也许你会觉得,读一本书只需要记住1%或2%的精髓内容就已经很好,何必强求那些用不上的内容呢?既然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大脑里总会留下点什么。说不定在需要的时候,更多最深层次的记忆就会被挖掘出来了。
可是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你并未在意的经历,更加不会牢固的记载在你的大脑里。当你需要用到书中那99%的知识,却只能说,“好像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我以前似乎看到过这方面的内容”。这样的状态是不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呢?
对于昨天午餐吃的是小吃还是中餐都会忘记的我们来说,又如何能有十足的把握说我们的大脑里留下了书的精髓内容呢?如何能说99%只是被留在了我们的大脑深处呢?
何况,只是吸取了一本书的1%或2%也未免太少了。浪费了买书的钱不说,你还得花很多时间去读。时间也是金钱的道理,很多人都懂的。买了一本书,学到的东西越多才越值得,不管100%还是99%,即便是10%到30%,也是相当不错的。
于是,我在读书的时候就总会告诫自己,“别人说的“理解精髓就好”,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愿景。那只是没有原则的投机主义者说服自己安然接受的理由而已。何况,读过很多书的人,即便是对一本书非常仔细,在又读其他书籍时也会忘记前一本书的那1%到2%。
所以,这样读书跟没读有什么区别?人类进化到今天也并不能发展到只用眼睛就能记住每本书的内容。如果书中的知识不能被我们牢牢掌握,即使不停的去读书,对我们来说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即便不是作家,也要做个文字工作者,好与梦想沾上一点边。这样也算不负韶华,以梦为马了。
所以也也经常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家里的书柜也像模像样的摆满了书。有时候朋友同事来家里做客,看到了就会问我,“每天那么忙,你怎么有时间读这些书”,我说,“时间嘛,挤挤总会有的”。大家哄堂大笑,笑完又问我,“这本还是外国人写的,都讲的什么呀这么厚?”
我瞟一眼书名,发现想不起来书的内容,只好支支吾吾的说,“只是本故事书而已,就是小说,闲书罢了。”
其实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发现自己的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本书讲过的东西。我明明当时很认真的读过,而且所有买回来的书我都会读一遍甚至几遍,从不浪费的。为什么没有记住呢。是我读的时候没做读书笔记的原因吗?我好像记得,自己也没有用笔勾画过书中的重点内容。因为我总觉得每本书的1%的重点能被我记住就行了,其他的不记也罢。
但是从那次朋友面前的尴尬之后,我就开始反思,“只记住1%的知识”,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那让我在还未读书前,就已经把目标降到最低,导致自己潜意识里被告知,其他知识已经不重要,于是就被自己略过了。所以造成了读过的书就像没读,最后还是脑袋空空。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想来想去,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措施。
第一,写读书笔记。读书的时候把自己读到的有用的知识点用笔记在笔记本上,随时可以翻看,加深记忆。
第二,写感想和书评。每读完一本书,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书中知识融会贯通,总结升华后为自己所用。
第三,改变观念,摒弃1%的观点。努力掌握每本书中的新知识,不能走马观花,让读过的书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有所帮助。
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这样做。毕竟只“读”不“记”,不是真正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