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天前立了个Flag,在简书用“问答”的形式连续100天记录所思、所学、所用,名为“成长100问”,同时转发到朋友圈以求获得外部监督。中间因为睡过头和忙太晚,而间断两天,其他均完成日更。其中有原创、有对高手智慧的整理、有纯粹的记录。
其实最初就是为了把坚持做一件一直想做的事,不间断践行100天试试。顺便做下整理。但更着更着,就看到了超出这件简单初衷的价值。有对陌生人帮助的正面反馈、有话题阅读量的启发、有深入学习成长类话题的积累、有进一步对自己目标的验证。最最重要的收获是:知道了把原来几次未能坚持下来的事情总结出来了坚持100天的方式方法。
自此,我想再也不会担心开启一件想做的事,或大或小。也再也不畏惧克服未知的障碍。那将是一段快乐的旅程,哪怕中间偶尔开了小差,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自责或无法重启。
黄有璨说过一句话:是什么拯救了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拯救不敢当,如果能帮助到曾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儿。需要的伙伴可以私聊,一起交流。
接下来,准备开始向更多未知领域出发。因为,当我们学习的都是我们“需要”或“觉得重要”的问题时,我们就只能看见我们自己能看见的问题。然而,我们能看见的总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可能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才是更重要的。如果我们只有这一种模式的学习,也会被看不见的天花板限制。
用知识地图的角度看,知识可以分为: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毕竟如果一直关注我们觉得重要的问题,其实是主要停留在“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区域——在已知的地图中不断积累。
然而,真正引领我们思维方式突破和拥有创造力的,往往在我们未知的领域——走向未知的未知,才能真正拓展我们的学习边界,拥有更开阔的思维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