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外婆留哭了

60、70后的童年,因时代不同,远不及现在的孩子幸福。

现在的孩子,放学只要完成了作业,就是完成了当天的任务。那时不一样,大人们忙于田地间的勤耕苦耙,指望长出更多的粮食,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孩子们要承担放牛、打猪草、弄菜、煮饭等家务。

读书,在温饱面前,是奢侈品。所以,很多人只上了小学和初中,上高中的,就少了。

每天放学回家,首先是背着背篓打猪草:红薯藤,桑叶,下脚的菜叶子,有啥弄啥,实在没有的,只有扯山猪草。猪草打回家,马上剁出来,如果有蚜虫,还得挑到河里淘。然后是淘红薯或是马铃薯,人吃的削皮收拾出来,猪吃的在木盆里剁细,免得猪也挑食,挑吃了好的,把猪草拱出来。最后是把人吃的菜摘回来,到河里洗干净,下锅时再用井水清洗一遍即可。

这些活儿忙得差不多时,天已经暗了下来,脚步还得跑快点,不然做不完。

马上烧火煮晚饭,农村的晚饭通常是面条。

吃过面条,我们收拾好碗筷,妈妈倒了猪食。娘儿四人,围着四方桌子,一人一方,各忙各的事。我们三姐弟做自己的作业,妈妈忙着备课,写教案,改作业。

偶尔,妈妈也让我们帮忙改卷子。

日子就这么紧巴紧凑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即使是严寒的冬天,即使满手的冻疮都烂出了脓,这些活儿,一件都不能落下。

外婆偶尔也来家里做做客,外婆一来,家里热闹得像过年!

天天菜比米多的稀饭,总算可以改善一下了。妈妈会煮干饭吃,虽然,干饭垫底的,是相当一大部分的或南瓜,或红薯,或马铃薯,但相对于菜比米多的稀饭,还是好吃很多。

最重要的,是外婆会帮忙干那永远都做不完的农活。只要外婆在家,放学回来,猪草剁好了,红薯淘好了,该削的削好了,该剁的剁好了,菜也弄回来了,洗干净了,所有该我们放学回家做的活,都干完了,真好!

这种日子,简直不要太幸福!

可好景不长,外婆在我家,住的绝对不会超过三天,就要回家。

“外婆,你别走!就在我家!”姐弟三个,死死地扭着外婆的衣襟,就像三块撕不掉的膏药,这里拖着,那里拽着,不肯松手。

“我要回去!我都出来两天了,家里怎么办哦,你舅舅要去修公路,屋里的猪、牛没人管!”外婆一边撕着我们紧拽的手,一边说。

“不准走!”三个孩子还是不肯松手,眼巴巴地望着外婆有些着急的脸。

“放啊,放外婆走啊!天快黑了,再不放,外婆就走不拢了!”外婆的声音带着哭腔,眼里有泪光闪烁。

“是不是啊?快点放!再拉到外婆就走不拢了,天快黑了!”妈妈严历的声音响起。

三姐弟一齐松了手,眼睁睁地看着外婆去拿回家的背篓。

“外婆空了再来!”外婆长长地叹一声气,安慰着眼巴巴的三个孩子。

孩子们爱外婆,舍不得外婆,是因为,外婆用她成人的肩膀,帮忙扛了孩子们稚嫩肩膀上的担子!那些永远都做不完的农活,对于孩子们来说,多少有些沉重。

被孩子们留到哭的外婆,不是不爱她的外孙们,她也有自己的家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场细雨,缠缠绵绵,缓缓诉说秋的离去。凋零的落叶,带着孤独与凄凉,在寒中恋恋不舍的落下。寂静的村庄漂浮着惆怅的思绪...
    孤独夏夜阅读 4,878评论 0 0
  • 作者 王静波 我的妈妈肖青奇,在泗里河是一个有点名气的人。 那天我去泗里河医院给四叔拜年。几个老年阿姨看完病在医院...
    王静波风中传来口哨声阅读 3,616评论 0 2
  • 这些天,余建益都要早晨八点钟,跟老伴儿去分路口的卫生室挂水。二月初他参加亲叔叔的九十寿宴,株洲落了雨,他七十五岁的...
    奥布里阅读 4,949评论 2 1
  • 冬日暖阳,弥足珍贵,分外怡情。老人阳光下沐浴,小孩膝头上承欢;阳台上鲜艳的三角梅在怒放,晾杆上缤纷的衣物在飘扬;油...
    倚江听风阅读 2,662评论 0 1
  • 刚刚看了一本书,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得不陷入沉思:“大部分的大人都忘记了童年,只有很少的人还记得童年的模样。...
    幽语漫蓝阅读 3,704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