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维钢老师的《高手》(上)

第一章,精英社会的神话。

从客观唯物主义上讲,运气就是概率,概率决定成功。我们努力不过是增加成功的概率罢了。小概率也可能大成功,大概率也可能不成功。万老师的潜台词是,与其追求成功的必然性,不如追求内心的富足感,即所谓的“贫而乐,富而好礼。”所以我们才需要拥抱知识付费时代付费!万维刚真是,自我营销的高手!逻辑严密。

第二章,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天才和疯子的相同点是认知抑制解除高,不同点是,天才能够判断并过滤不重要的细节。我有一点引申感悟,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比主流人群高出一阶理性就够了。在平时最好揣着明白装糊涂。当然一把手除外。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受工业化大生产的历史局限,考虑的是无差别的劳动。当今社会劳动的价值在于有差别的劳动--创造。万维刚就是一个典型的,他所推崇的通才型的创造者。

第三章,巨人的工具

为高手创造条件,让高手把事做好,高手才愿意带你玩。

运用信息技术,解放大脑,充分发挥大脑跳跃思维,逻辑联想的能力。王维钢的很多观点我相当的认同。有些个别观点解决了经常困扰我的痛点。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附:一直弄不明白一个问题: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里的拳击手,都需要请一个特别厉害的教练,才能拿冠军,而咱们中国小说里的武侠高手,从来不需要教练,但通常有一个绝世高手,点拨一二,更多的是扮演精神导师的角色。东、西方的这两种高手的养成,为什么路径不一样?

现在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西方,比赛规则很透明,作为一个有天赋的拳手,到达一定水平,大家都是差不多,同是一流拳手,谁拿冠军,看谁在应试前,更拼命的训练,看谁的心态调整更好。而中国的高手,各大门派,关起门来,自己授徒修炼,好几年开个武林大会,才比一次武,还经常打死人。因此,高手需要曲曲折折,历经艰难,大彻大悟,往往还需要闭个关。这是武功的修为。修为高了,境界高,自可无敌与天下。这就是西方的管理者和中国管理者的区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