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去制定目标,做的每一个事情都是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目标。
在迈向目标的路上,很多的时候“目标”会游离的,随着目标的游离得到的结果将是需求的丢失。
下面先讲几则故事:
(一) 流浪汉国学大师与国际技术创始人
沈浪,这个名字在原来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近来突然比较火,这么一个流浪汉谈吐不凡,很多人说“沈大师”是具有国学大师的水平。很多人专门会去向沈大师进行国学的请教,结果往往是受益匪浅。
中国自古就是英雄不问出处, 不过在我看到这个视频与介绍时,冲击还是非常的大。冲击大的缘由是因为,最近总是能听到很多培训机构在大打噱头“某某技术创始人授课”,“某某大咖讲课”等广告,甚至打出这样的话语,“以后你遇到同样学这个技术的人,你可以问他“你和谁学的?”,“我是和某某国际大咖或创始人学的””。按照这些商业论调的话,沈大师就是可笑之人了,因为他不是什么创始人也不是大咖,仅仅是一个愿意做流浪汉的流浪汉。
这个就让我不得不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到底为了什么?而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是不是出现了游离从而失去了需求本身。
(二)平行分享与专业培训
说一个自己的故事吧。朋友在某公司任职,相约去其团队进行分享《目标管理》与《团队管理》。
我的目标管理与团队管理仅仅是自己经验的沉淀加上学术上的知识落地团队后形成。不具备大咖和培训师的噱头。在分享结束后,朋友对我说,“你讲的和之前我们公司请的培训师讲的管理在逻辑上差不多,他讲的是天地人三才论,你讲的更加的细。但是你讲的比他讲的要细,有实际落地的工具。”,“不过人家是一小时一万,你就是我请客吃顿饭哈哈”。
(三) 丰田版的戴明环和PDCA的故事
戴明环PDCA理论,非常好的工具,通过PDCA将有效的提高团队及项目工作,并且提升其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日本,当时也引进了戴明环,丰田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社会、人文等原因PDCA并没有起到其预期的作用,而丰田公司通过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将戴明环和日本自身的特点所结合,形成了非常经典十三因素的丰田版戴明环。
这三则看似没关联的故事,其实中间都阐述着“落地”的效应,不管是流浪汉国学大师,还是丰田版的戴明环,其实都是以落地为最终效果。
落地实现需求是目标,而在第一则和第二则故事中的特殊宣传中的“光环”,会让很多目标产生了游离。目标由本身寻找最有效的实现需求,变成了带光环的空空而谈或者是不依托国内实情的学习,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与目标原意相背而驰。
光环是别人的,需求是自己的,如何避免出现目标游离效果,只有时时刻刻的迭代确认真实的需求,比对在以实现需求为目标的路上出现任何光环效益,以确保目标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