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少年——老翁李贽

最近复读《万历十五年》,今天真好看到李贽一章。这个老翁不但毫不留情批评别人,他对自己也一点不客气,内心一致,果真“童心”。

“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饫德。分明一介不与,而以有莘借口;分明毫毛不拔,而谓扬朱贼仁。动与物忤,心与口违。” 这段话直译过来就是:明明自己是个只想混口饭吃的人,却把自己搞得像伯夷叔齐一样高大尚;本质上和萎缩的有一妻一妾的齐人一个德性,但却标榜自己是个道德君子;本来自己就是个扣扣索索的人,却假模假式地说人家有很多还用得着我给吗?明明是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却总是对有钱人骂骂咧咧说人家不仁不义。这样的自己其实就是个行动与规则相违背、口是心非的人。

这老爷子骂别人不留情面,解剖起自己来也毫不手软。过去就一个“童真说”来概括他的理论,其实这些理论是他性格的副产品,正因为有了老爷子这种不鸟世俗的人性格,才有了他那套理论。换个人,像他朝同侍万历帝的首辅申时行,中庸老道,克己复礼,压抑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哪怕他再努力,也万万是得不出这种学说的。所以说文即人。

他是那个时代不与流俗合作、追求个性、热爱自由,是一个自我矛盾的人,一个不喜欢被约束的人,一个不走老路子的人。后来老爷子在60岁的年纪出家了,他出家不是看破红尘,而是说,NND,总算尽完了义务,儿女大了(其实主要是都饿死了),老婆也没了,不需要养家糊口了,老子总算自由了,可以逍遥一下。

后来老爷子没耐住寂寞,又出山了,但是呢,这次没那么幸运,因为他倡导的理论有违当时的标准,伤风败俗,最后老父子以70的年纪还被捉进牢里关了起来,估计是那时最老的囚犯,可以入选 吉尼斯纪录。最后老爷子愤愤不平地用刮胡刀割腕,结束了自己的晚年。可见这是一个一辈子心性都很强的人。一个一辈子的少年,用现在流行说法是:永远的此间少年。

北大那几个此间少年算啥,有本事到70岁还不与水合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