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这样,如果不生病,我就不会请假,如果不请假,我就不会有完整的时间陪着儿子,三岁的儿子小墨子在这十几天以来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妈妈,你还上班去吗?”问的时候,小墨子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亮亮的眼睛写满期待,我看着儿子满脸的期待,我只想告诉他,孩子,妈妈会一直陪着你,陪着你哭、陪着你笑、陪着你学背每一首唐诗、陪着你念每一句三字经、陪着你玩、陪着你写字,给你理发、洗澡,讲故事,抱着你小小的身子一起进入梦乡;因为生活让妈妈懂得:
陪伴终究抵不过岁月。
更抵不过命运。
今天早上看朋友圈才知道,因为西安空气质量处于重度到严重污染程度,教育部门督导全市所有幼儿园、中小学停课,这一代人活着委实不容易,从奶粉、疫苗、食物、空气到寿衣,中国人终其一生要面临太多的考验。
总觉得对于很多东西,我们该心怀敬畏。比如说:食物、生命、自然等等,来这世界上走一遭都不容易。
有一本书叫《此生未完成》,是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的遗著。于娟,女,32岁,海归,博士,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乳腺癌晚期患者。她在书中写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书的封面写着,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大家放下工作,马上去辞职,回家守着爹妈孩子,生活总要继续,不是吗?或许,我们都该停下来好好想一下,不要因为走得太急,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好好想一下,我们是否真的就那么忙,孩子在身边玩的时候,我们在看手机,孩子睡觉的时候,我们在看手机,回家陪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在拍照,刷朋友圈,上厕所的时候也不例外。
或许,在这个浮躁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谁也不能幸免,我们渴望被关注,希望得到重视,我们在游戏中宣泄愤怒,或者看着别人的悲伤抚平自己伤口,哦,这世上还有人更惨。我们变得冷漠,变得不那么可爱。前一阵子网上疯传的《疫苗之殇》照出的不是疫苗的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安全感的中国人;《此生未完成》写的不是对癌症的畏惧,畏惧的是此生已完,却什么都没有做。
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每年春节以后,各种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一句“妈妈,你不能这么对我”,喊哭多少人。央视的公益广告,也在告诉年轻人回家吧,让家成为梦想起飞的地方。
我想说的是,无论在哪里,只要在一起,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时间过得很快,我的儿子已经三岁了,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想,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会是个什么状态,怎么也想不到三十岁的时候我的孩子5岁,已经要上幼儿园的中班了,等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或许我们陪伴的时间就会变少了,抛掉晚上睡觉的时间,从下午五点放学到晚上九点睡觉,只有那短短的四个小时,慢慢地、慢慢地,孩子会有他自己的世界与秘密。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教育,我们疲于奔波,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我们终于不惑或已知天命之时,才惊觉,他早已长大,不再需要自己了。
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在书桌上敲着键盘,小墨子坐在地毯上拿着点读笔读唐诗,几乎每隔十分钟,他会抬起头来叫一声妈妈,看着我,我们互相微笑,然后我继续写,他继续读;我想,孩子跟我待在一起或许是无趣的,几天没有去看公婆,我跟儿子说,下午去爷爷奶奶家玩,小墨子突然怔住了,声音糯糯的问我:“妈妈你又要去上班吗?”我很惊讶孩子会这么问,随口回道:“没有啊”。小墨子低着头,“那么,你为什么要带我去爷爷奶奶家?”我当时真的愣住了,我不知道一个才三岁的孩子竟然会有这么一颗敏感的心,他只是安静的在我身边玩,偶尔叫我一声,冲我笑一下,就会觉得很幸福,我是他的整个世界啊。
我抱着小墨子软软的身子,仿佛拥抱了整个世界。
或许,孩子想要的礼物,不是昂贵的玩具,不是偶尔一顿大餐,不是价格不菲的某个名牌的衣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昂贵,根本不懂几千块的衣服与几十块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根本不懂肯德基与麦当劳有什么不同,根本不懂成人世界这些所谓的幸福美好。他懂得是爸爸妈妈在身边,就可以开心的笑,什么都不怕。很安全。
陪伴,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一起,在当下。
那些尘封在路口的留守者,让他们都找到自己的守护者,一起生活。活着本就艰难,为什么还要分离呢?
陪伴,或许是最长情的告白,或许只是陪伴而已。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如果今天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你会因为没有陪着孩子写作业,没有陪父母吃一顿饭而遗憾吗?如果会,请握紧孩子的手写一帖字吧;如果会,请认真看看你的老母亲,她是否已两鬓斑白;如果会,请告诉他们,余生,就由我来守护你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