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摘录

这本书好不好,我不敢妄下判断。

现实是:从2020年8月第1版开始,到2021年5月已经是第18次印刷。

读书摘要如下:

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人们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理解自己的童年就是理解自己的关键线索。

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儿童的自我状态包括: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

你不喜欢自己号啕大哭,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父母如果严厉挑剔,这个孩子就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他们,他会将自然行为调整为最能适应现状的行为。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怄气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当成年人欧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我们也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成人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在成功的人生里“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都是必需的。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你要为自己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责怪”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做的事情。

每一个全新的时刻都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和挑战。

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

高情商的人,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辩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索命婚姻之葵的童年 “在吗?妹妹?”葵呼唤,“你可不要告诉任何人咱二姑姑偷家里的钱给小姑,那是人家马家的钱。这些年...
    Zh垂杨不语焉1阅读 3,161评论 0 0
  •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第11、12讲学习感悟 一、为父善用五指山。 正确认识父母的打:是否让孩子体会自己的爱,是惩罚...
    崔峰阅读 3,012评论 0 1
  • 凡事都有两面性,觉得其他人某一方面有所不足的同时,自己可能也会有另一个方面的不足,对于某一件事情太过极端的敏感可能...
    a97037199936阅读 1,417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3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9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