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额消费,调研维权困境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维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小额消费维权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小额消费,是相对于购房购车等开销较大的消费而言的标的额相对较小的消费。《民事诉讼法》对“小额”做出的明确界定为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二十以下。
现实生活中,小额消费侵权事件并不罕见,但是面对小额消费维权成本高等困难,不少消费者在受到不法对待时往往选择自认吃亏而非积极维权。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额消费者从和解到诉讼各阶段维权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维权困难,促进小额消费者维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合小额消费者维权的法治环境。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弘法便民调研团”开展了以调研安徽省蚌埠市居民小额消费维权困境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
弘法便民调研团实践团队图标
初入居民区,访消费事例
确定了实践主题后,团队根据目前的小额消费形势,围绕侵权事件、消费者维权困难及维权方式等内容精心制作了调查问卷。7月10日,弘法便民调研团队成员先在校内明德楼大厅集合,在明确了当天实践目标后,于上午九点整一同前往龙湖春天商业街和龙湖春天小区。队员们分组接收问卷后,按照既定计划兵分三路,分别从商业街北入口、商业街西入口和龙湖春天小区西入口出发,寻找合适的问卷调查对象。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走访,发放的50份调查问卷得到了49份有效回收。在发放和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居民们积极配合,认真应答,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回复使得团队的调研内容更加丰富和可靠。
队员在小区内发放调查问卷
再进商业街,寻维权足迹
7月10日下午三点,团队成员前往龙湖春天商业街进行商家的专项访谈——“简朴寨”卷饼的于老板和西西里品牌女装折扣店的江老板。从询问商铺的经营时长、商铺面积及其消费群体等内容出发,队员进一步采访了商户们有关消费者维权的知识。在消费者维权问题上,商户们明确表示会坚持做良心商家,遇到纠纷时也会选择讲道理等正当方式解决问题。当问到自身商铺遇到进货问题后会选择的维权方式时,两人都表示倾向于协商解决,是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是两位小额消费者的选择难题,更是有着消费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人群共同面临的维权窘况,这一困难的发现给团队报告提供了新素材新思路。
团队进行商家专访
前往调查队,查资料集数据
7月11号上午,十分钟的短会明确了当天实践具体内容后,队员们出发前往今天的实践地——国家统计局蚌埠调查队和蚌埠市消费者协会。团队成员在国家统计局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翻阅了蚌埠市消费统计年鉴和相关资料,采集整理了近年来蚌埠市居民小额消费数据,了解了居民小额消费维权的基本途径。根据蚌埠市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蚌埠市小额消费总额高达7251307万元,2018年处理消费者投诉小额消费案件77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60余万元。等等表明了虽然执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途径维护消费者权益,但客户使用相关途径的比例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在与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的交谈中,队员们更是知道了两件小额消费维权的相关案例,记录了消费者维权方式的选择建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小额消费维权带来的实际意义也有了深入理解。调查队的资料为团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消费者协会更是为消费者维权开辟了多条路径。今天的社会实践将切入方转至维权机构,拓宽了团队成员对小额消费及其维权的认知。
队员与蚌埠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交谈
弘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小额消费者权益
在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里,弘法便民调研团三次出发,前后到达十多处受访点,团队收获了充足的纸质问卷、消费数据及相关音频视频图片,实践过程十分充实,内容非常丰富。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对蚌埠市小额消费及维权现状的调研,而且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消费维权知识的机会。弘法便民调研团的社会实践部分以在蚌埠市消费者协会会标前的全体合照告终,但是小额消费及维权道路的修建和完善还有漫长的历程,弘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小额消费者权益正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