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对有的人来说意味着开始,对有的人来说意味着分别。
最近很多妈妈送孩子去参加了开学典礼。有的是送幼儿园,有的送小学,有的送去读大学,还有的送到国外去读书。看到家长与孩子“分别”的一幕幕,我不仅想起了我十年前出国来留学的情形。
十年前的我,作为留学生,一个人搭飞机来到了加拿大。在机场看见爸妈偷偷的掉眼泪。
刚登陆的时候,一句英文都讲不出口,甚至买杯咖啡都比划了手脚才买到。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常问旁边的中国同学,你听得懂老师的话吗?
真正觉得难的不是语言上的障碍,而是文化上的隔阂。
比如午餐,没有人帮你准备,去学校吃又很贵。那时候钱不多就自己学会了制作三明治。每天带一个到学校去吃。
在学习方面,学校里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老师不会为你安排各种东西,所有的事务处理全靠自己。自己记得去交学费,自己选课,自己搞定每一门课的作业和期末考试。同时有空还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社团和学术交流会等等。
回到家,还要自己打理一切,做家务洗衣服一日三餐都要自己照顾。此外还有一大堆杂事,房子到期要自己去找房子,每月要去银行交各种账单,生病时候要自己去诊所看病,有业余时间还要去打零工做志愿者。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这看起来很残酷。尤其是很多未成年的孩子,即将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背后是爸妈充满期待的眼神和无条件的经济支持。前方是一片模糊的未来。
对孩子来说,常常会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掌握自己的未来。对父母来说,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能拿个洋学位,说一口流利英语,学成归国。
这场别离的背后,是为了未来更好的重逢。但又不知道未来的路会走向哪里?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讲述了中国三个阶层家庭为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故事。
生活在富人阶层的张小宇,每天和后妈作对。成绩也越来越糟。爸爸一急之下,只能将儿子送出国门。
生活在白领阶层的方朵朵,每天被妈妈逼着学习,家里经常为了学习成绩闹矛盾。想到国外宽松的学习环境,就干脆出国吧!
生活底层家庭的琴琴,是一名学霸。她的爸妈为了让女儿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砸锅卖铁也要把女儿送出去。
这部电视剧的写实,在于把不同阶层家庭为了送孩子出国的心态写出来了。
但同时看完后,又带来了许多思考。出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出了国真的就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定可以学业有成,获得更好的教育,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去华尔街工作吗?
让孩子出国变成了解决家庭矛盾的唯一出路了吗?
其实,我觉得《小别离》这部剧,让人们看到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出国的背后,有着对应试教育的抵抗,脱离体制的诉求,解决家庭内部矛盾的需要。而很大程度上,国外“轻松的教育环境”,“先进的知识理论”,“更强的学位优势”,“流利标准的英语”都被建构出来了,充斥在人们的心中。
然而,国外留学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能解决掉所有的问题,并且还能镀金,载誉回国的。
与父母的别离,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文化生活的隔阂,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适应的。
送孩子去国外学习,应该关注的是孩子适应的过程,而并非结果。
这整套过程到底适不适合这位孩子?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能否完全适应国外的教育环境?出了国,立马让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孩子能否照顾好自己?在“没人管”的环境下,孩子是否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孩子能否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国外的学习中去?是否真的了解国外的教育体制?对于在国外面临的潜在的风险,孩子是否有能力承担?未来学成后,是否考虑让孩子回国?如果留在国外,孩子有能力自食其力吗?
出国后的问题,才是真的需要慎重考虑的。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最需要面对的是适应的问题。
过去我遇到过很多来加拿大读高中的孩子。有的孩子适应的很快,能积极主动的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但有的孩子,即使来到了加拿大,仍过着在国内一样的生活:宅在家里打电动,饿了出去买个饭,偶尔出趟门交个电费什么的。总之跟在国内没啥区别。然而,学校也是有事没事就去上一下课。也不知道到底有学到什么。过了一年,英文程度还是刚下飞机的那个水平。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出国,抱着很美好的初衷和幻想,结果换来的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烧了很多钱进去。
与孩子的别离,并不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而是为了考验父母与孩子各自的承受能力。
国内到国外,也并不只是隔着一段航程。
飞机落了地,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学习,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那么,开学送孩子出国,父母和孩子要如何准备?
1. 了解国外的教育体制
首先,父母和孩子要充分了解好国外学校的教育体制。入学的时候,学校一般会召开新学期的ORIENTATION(迎新大会),同时发给大家一些相关的手册。这些东西都要仔细的听一听,读一读,看一看。
很多时候,整个学期的设置,学校都会在一开始就跟大家介绍好了。比如如何选课,如何参加活动,什么时候需要报名做什么等等。在学校的学生手册上,会有一个一整年的时间表和DEADLINE(截止日)。 记得有空一定要看一看,因为关键时刻,不会有老师站出来提醒你。一旦错过考试或一些重要日期,自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2. 认识老师
在这里,老师扮演的角色和国内很不同。
国内的班主任一般会管理各种事务,包括学生成绩退步了会打个电话给家长,各种考试,活动之前都会通知学生等。但这里的老师,一般只负责教课或者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但不负责督促学生学习,以及时刻提醒孩子有哪些事情到期。
因此,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好老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助于让孩子知道该什么时候找老师帮忙。比如在学业上遇到一些疑问,以及跟班上同学的关系,或者甚至是融入方面的生活,都可以向老师提出。但是,很大程度上,国外的老师真的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靠自己去了解,去提问。
小声提醒一句,在与老师的沟通中,要让孩子学会写EMAIL。EMAIL是一件非常好用的沟通工具。在国外,师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有效交流。学会写好EMAIL也是作为学生必备的技能。
3. 认识同学
有很多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到了国外,就要多交外国人同学,最好身边全都是老外朋友,方便学英文,更快速的融入。
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实际生活中,在这边很多孩子交朋友,都是从交中国朋友做起。
很多同样来自国内的孩子也常常会遇到同样的语言或者文化的问题,因此,与同僚之间的照顾与交流,会对国外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时候,友谊是来自共同解决问题互相照顾而产生的“革命情感”。
因此这方面,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心,可以让孩子尽可能的找到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共同面对未知的挑战。
4. 不要比较
到了国外之后,不要与别人进行比较。
学校里所有的成绩单都是保密的。每次考试的成绩,只有学生本人知道。班级里也没有所谓的排名。所有的成绩,都是跟学生自己在比较。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不再需要去找人比较。关键就是做好自己,努力做到最好。TRY YOUR BEST!
5. 开放思想
这边会有一些思想与国内原来学习的到的完全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
对于一些我们不认可的知识、言论或者想法,我们应该保持两点态度:开放思想,尊重别人。
保持开放的思想(OPEN-MINDED)是融入国外学习和生活的制胜法宝。狭隘的思想是无法吸收更多知识的,甚至有时候会伤到自己。
同时尊重别人(RESPECT)也是必须学会的技能。别人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不必生气,也不必指责别人。大家享有平等的权利。做好自己,这样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总之,开学是一个幸福又特别的时刻。既有对于新学期的向往,又有对于未知挑战的担忧。请相信我们自己,也相信我们的孩子。
离别的背后,是心酸和不舍。不要说送大孩子出国,就连我家小孩子,送去幼儿园,都有一番挣扎。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一闯,从新学期做起。期盼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