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一定有希望;但不努力,什么希望也没有。
--自言自语
终于,在这金桂飘香的十月,读书笔记《你读过的书,就在你的读书笔记里》的阅读量超过10000+了,创造了我简书文章的一个历史。虽然早有预感,但这一天真的到来了,还是想用文字留下一个印记。
这篇读书笔记是2018年7月20日发表的。从9月开始,陆陆续续收到许多点赞,多的一天,达到15个以上。我有些意外,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018年1月31日注册简书账号,算上今天这篇一共写了48篇文章。其中有23篇读书笔记。3月2日,第一篇读书笔记投稿简书《读书》专题被收录,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曾以为遥不可及的门槛,原来我踮起脚尖也可以触碰到。
为何而写
来到读书营,是缘于从晚情的公众号知道了剽悍一只猫。剽悍系列的文章看多了以后,已经很少再看其他公众号的文章。看了再多的心灵鸡汤,都不如这一句实在:“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见识。吴军博士在《见识》中说过:“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
想要提高见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书。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我们的的思维方式。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前看过的书,仅仅是摘抄喜欢的词句,一段时间就忘记了。现在看书,一边摘抄重点词句,一边写下自己的感悟,然后再深度思考,写出读书笔记。一次次的反复记忆,加深了印象,有利于更好地学以致用。
写下一篇心灵感悟不会很费劲,而读书笔记从没写过,可谓是我的软肋。正因为如此,我更应该把把自己柔弱的地方变得刚强。
如何去写
为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选择了仔细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第一遍,阅读序言、目录、后记等,把握文章的主题,把书大致浏览一遍,对重点内容稍作了解。
第二遍是细读。每一章节第一次初读,用铅笔在重点处划上波浪线;第三遍是精读,重新读刚才划出的重点,找出重中之重,摘抄下来,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悟。采用的是书中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看起来条理分明,好看易懂。
摘抄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也可以加深理解。逐行摘抄,记住了书中重点;逐条写下感悟,通过思考让自己与书中内容产生了联结。
最后就是完成电子版的读书笔记了。对所有摘抄内容与感悟进行优化整合,深层次思考,对全书内容来一次集中的细化梳理,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内化书中的知识。
用心去读书、用大脑去认知、更要用行动去实践。 写读书笔记,要展示出书中的重点精华;还要提炼出日常生活中,能够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我们的行动,改变我们的思想。
值得去写
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做了才能看到结果。刚开始写读书笔记,只是简单地完成学习任务,相信并执行。既然都说应该写,那我就照着做吧。
有过那种冥思苦想,头痛欲裂都不知如何去写的时候。因为阅读少了,思想的厚度达不到,即使有想法出来,表达得很生涩。自己都不太好意思看,觉得读书笔记怎么可以写成这样?
然而世上不是有“勤能补拙”一说吗?越是遇到难题了,我就越是想要打败它。除了多读书、多去写,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写了23篇读书笔记,从最初的绞尽脑汁一板一眼,到现在变换方式来写,甚至用不同的体裁来写,刻意练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还有勇往直前的定力,
读一本好书,仿若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写一篇读书笔记,就会被刷新一次认知。我不再看什么励志类的心灵鸡汤,别人的故事只是他的生活经验。而唯有从经典的书中学到的知识,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值得受用终身。
努力,不一定有希望;但不努力,什么希望也没有。
谨以此文,纪念我与读书笔记相知相恋的岁月。10000+的点赞量,是给我写读书笔记的这些日子,交上的一份成绩单。以此为过往的终点,以此为明日的新起点。相信“功不唐捐”,而我,尽情努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