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张爱玲《道路以目》片段

黄昏之前,摆摊的人踩着三轮车来了,支好摊子拧开煤气罐,不一会儿圆底锅就咕噜咕噜作响。另有专门煎肉的摊子,新鲜的肉在热铁板上发出“次啦”一声,吹起几缕青烟,红色渐渐褪去,变成微微发白的熟意。旁边卖炸炸的烟气更大,豆腐块一入油立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再一听又成了“哗啦哗啦”,如同下了一场连绵的雨,我喜欢听这些声音。有的人不喜欢路边摊——带着焦味的油烟与来路不明的食材——但那到底是城里平价的人间烟火,称之为“垃圾食品”或许还是有些伤人了。

路过的电动车上,大多数是刚下班的年轻人,再不然就是放学回家的家长和孩子。但我也见过黄衣的外卖员骑着车,身后有一个女孩子环住他的腰,多半是他的女朋友。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见,因此叫我印象深刻。女孩子夹在外卖箱和男朋友中间,难免有些狭窄拥挤,但她的心情看起来却是很好,嘴唇一张一合地说着话,满眼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了,像是去郊游的孩子,一路上欢声笑语,藏不住的高兴。

原文:

寒天清早,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多数人不喜欢燃烧的气味——烧焦的炭与火柴、牛奶、布质——但是直截地称它为“煤臭”、“布毛臭”,总未免武断一点。

坐在自行车后面的,十有八九是风姿楚楚的年轻女人,再不然就是儿童,可是前天我看见一个绿衣的邮差骑着车,载着一个小老太太,多半是他的母亲吧?此情此景,感人至深。然而李逵驮着老母上路的时代毕竟是过去了。做母亲的不惯受抬举,多少有点窘。她两脚悬空,兢兢业业坐着,满脸的心虚,像红木高椅坐着的告帮穷亲戚,迎着风,张嘴微笑,笑得舌头也发了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前的人吃力地过了一辈子,所作所为,渐渐蒙上了灰尘;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着。回忆...
    临溪书屋阅读 761评论 0 3
  • “小燕,你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但你成绩这样好,不上学了虽然短时间可以缓解家庭的困难,但你有想过以后吗。我明白你是不想...
    佘大玻阅读 468评论 0 0
  •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 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
    可阅文学阅读 604评论 0 0
  • “小燕,你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但你成绩这样好,不上学了虽然短时间可以缓解家庭的困难,但你有想过以后吗。我明白你是不想...
    佘大玻阅读 863评论 0 0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2,833评论 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