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看如何用“志业”超越苟且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一个概念叫“志业”。职业就是job,就是一份工作。志业就是志向和使命之所在,一辈子要为之而努力、而奋斗的那样一种事业。

马克思韦伯说现代的专家越来越有更多的知识,但是没有灵魂。我们的理性,或者说我们的心思越来越偏重于工具性的,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求知的理性。

王阳明的立功、立德、立言

立功: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打了三大战役;
1、平定了宁王的叛乱;
2、平定匪患;
3、清除广西的匪患;

立德:影响力延续至今;

立言: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在中国的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是一名书法家;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你仅仅是奔着一个浅近的目标,你最后达到的结果往往是大打折扣的。

他面对阶段性不顺的时候,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包容和忽视,不会因为眼前种种纷扰让自己忘记那个目标。

他为什么能在那种被排斥、被打压、别陷害的情况下还能做那么多事情呢?

“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他就是因为心里头有一个purpose,所以他能够完成立功、立德、立言。即使他被迫去面对一个一个的target,但是他始终是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有志业的人,而不是一个有职业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