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系”刷圈的今天,我在《白说》里读出了什么?

因为一篇90后出家的新闻,“佛系”这个词开始刷遍朋友圈,作为一名90后,我身在其中。

很多人觉得90后是被下了降头的一代,从丧文化、秃头、中年危机、保温杯,再到成家走到了出家,修炼成佛,所以我们被冠名“佛系青年人”。

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卑不亢、不悲不喜、一切随缘。

从至高无上的宗教,到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哲学,一路充满了类似这样的人。

但看上去相似的人,却有天壤之别。

毕竟,佛系稍微把握不好就成了“懒系青年”或者“咸鱼青年”了。

《白说》是白岩松多年来演讲稿的集合,虽然我一直挺喜欢白岩松,但是平心而论,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精彩,后半部分却有凑数之嫌,但是并不妨碍我从中读到属于自己的精华。

作为一名90后,我时常觉得焦虑,焦虑工作、焦虑爱情、焦虑人际交往、焦虑荷包不够鼓、焦虑逐步逼近的30岁,而这些不仅是我身上的常态,也是我周围的朋友的常态。

在学校的时候,谈论的最多的是小男女之间的朦胧情爱,和又想要逃课去哪里看看世界,那个时候敢天马行空的想象未来;

走出学校的大门之后,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远去,就像现在跟朋友小聚,谈论的最多的不再是男生和感情,而是工作和职场,尽管这样,也少有意气风发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焦虑。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总是在给自己注射一支鸡血之后,又开始陷入焦虑,这种焦虑呈现周期性复发的趋势,但是我对此毫无招架之力。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时常带着一种蜜汁微笑回忆过去的时光,以至于周围的人经常纳闷:我到底一个人在傻乐呵什么。后来有一次,我读到一句话,你怀念过去,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仔细想想,当时的自己确实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避无可避,但是又逃无可逃,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不够果敢,瞻前顾后。所幸,这样的日子已经离我远去,我已经重新出发。

所以,《白说》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

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

如果总是试图对抗平淡,你注定平庸,相信吗?

因为生活不会给你那么多的机会,所有的不平淡,都是在忍耐了足够多的平淡之后诞生的。

那个阳光炙热的下午,我蹲坐在阳台的一角,冬日的暖阳晒得我昏昏欲睡,但是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当时惶惶不安的心。

我为什么焦虑?

不就是因为我无法忍受平庸吗?

觉得工作周而复始,羡慕同学可以天南地北的边玩边工作;

觉得人际关系中的自己毫无存在感,羡慕朋友轻轻松松就可以成为众星拱月的焦点;

觉得自己的工资增长缓慢,羡慕别人可以日进斗金,“看看世界”的壮举可以说走就走,而自己想走也走不了;

……

所有的这些,不都是因为自己过于平庸,总是试图对抗,但是最后都斗争失败了吗?

那个经常天南地北工作和旅行都没落下的朋友,毕业到现在除了新年,全年无休,经常加班到深夜;

那个轻松可以成为人群焦点的朋友,曾经也是那颗最不起眼的星,但是她超级自律,报名参加了许多口才和仪态的培训班,并且自学了中医和瑜伽;

那位日进斗金,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精英人士,在三十岁前的十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中间经历了合伙人撤职、资金链断裂、被同行群起攻击等各种数不清的困难;

所有毫不费力的背后往往都要拼尽全力。

这中间,他们需要忍受多少默默无闻、无人问津的时光,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所以,白岩松说,所有的不平淡 都是在忍耐了足够多的平淡之后诞生的。

多么有“佛性”的一句话,我读出了对人生的另一种诠释。

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卑不亢、不悲不喜,不代表一切随缘,

忍耐平淡,是另一种崛起。

最后,用一句话来自勉,我想,在这么一个速食社会,保持这样的心态很重要。

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恩节在一场风雪之后,今年又深深感到一切都越来越好,对我遇到的一切又何止感恩。还是要铭记一些,说来有三件。 其一,...
    思接千载阅读 392评论 0 1
  • 人固有一死,或死于早起,或死于熬夜。怎么感觉两样全占了。自从来到这边,生物钟出奇的准,每天早上都是7点多就准时醒了...
    喜欢读书的太史当归阅读 2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