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算是比较出名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主要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罗伯特•弗兰克集合学生的周边事物分析而来,所以整篇书的内容很接地气。
比如:牛奶盒子为什么是方的,而可乐瓶子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有多经典,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了。
除此之外,还有比如:为什么24小时便利店也要装锁?为什么有的车加油孔在左边,有的在右边?
其实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成本和效率的问题,有的人会觉得这本书看不下去,因为有时候不知所云,而且有的遣词造句并不严谨。
对此作者也做了解释,毕竟这是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但是有一些根本的知识点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列举的几个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机会成本
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其他事物的价值。
你是去爱豆的演唱会,还是去德云社听相声;你是选择回老家发展,还是留在大城市打拼;你是选择有潜力的创业公司,还是稳定的国企事业单位。生活中有很多选择,大部分背后都藏着成本,需要你去斟酌考虑。
成本效率原则
产品设计的功能必须符合这个原则,当且仅当收益不低于成本时,才应采取行动。
牛奶可乐就符合这一原则,牛奶放在冰柜中,可乐放在普通货架上,冰柜的单位面积明显大于普通货架,所以牛奶需要采用更具效率的方形。更详细的解释可以阅读这本书~
盈亏平衡点
全部销售收入等于成本时的产量。这是企业可以活下来的基础。因为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利润,而不是公益。
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手段。个人理解的,大部分时间,看不见的手都会给消费者带来获利。
比如,某种科技进步使企业提高了效率,一段时间内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但是时间久了,其他企业也采用了这种科技,那企业间的时间成本竞争又回到了原点,此时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只能通过降价的行为,最终消费者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一样甚至更好的东西。
在以前这种情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这个追求品牌的时代,可能会有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品牌效益可以增加溢价的可能性,所以很多公司都花很大的精力去打造品牌,就是为了摆脱囿于时间和成本的竞争,实现更大的利润。
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适合想要了解经济学的小白,身边熟悉的事物其实都藏着经济学的道理是一件很神奇且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可以引导大家更好的思考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