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幸福感—探洞

漆黑一片的山洞,伸手不见任何一指,空气潮霉,脚下湿滑......大家必须靠团队的协作,方可找到出口,找到活路,这不是原始人的生活,也不是故事里的场景,而是我们昨天的经历:探洞,野外生存。

这是德国占领青岛时,在山上建的防空洞,构造复杂。

谁能保证自己这一生,不会遇到河南大雨、山西大雨、汶川地震、又或者是山间迷路等等类似的不可控事件呢?

那么,或是慌乱间,进入一个漆黑一片的陌生环境,或是野外探险时,不得不进入一个山洞避险,或是......

大家该怎么办?

因恐惧而失去信心!

因无措而乱了分寸!

因绝望而失去生命!

营员兵分两路,进行探险。

一开始,大家觉得很刺激,兴高采烈,当失去光源,进入漆黑一片的境界时,不免有些躁动,各队组长们进行布局,跟组员们讨论团队协作,安全找到出口的措施。

走着走着,漆黑的环境,关闭了我们发达的视觉感官,开始有低龄的孩子哼唧害怕,找妈妈抱,家长们虽然默不作声,内心其实也打起了小鼓(事后分享实感)。

这也是人进入险境后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到处寻找方法,自救,当方法无效时,开始自我怀疑,恐惧之心占领上风后,大脑的高级区域就会关闭,人就会崩溃。

崩溃之后,失去了理智,智慧自然跑得无影无踪,这个时候,危险就会真的降临。

领队人此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黑暗中领队人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记住你前、后的人是谁;

所有人,拉住你前面的人,

并感觉到后面的人也紧紧跟着你;

伸出你的右手,来摸着墙壁;

前面的人慢点走,后面跟不上了;

我感受到了风,前面好像有出口;

大家不要害怕,不要着急,我们在一起;

前面有红色光源,那是什么?

......

当失去了光明,失去了方向感,

摸摸索索走了好久后,

前方教练突然打开头灯的那一刻,

所有人惊喜的高呼起来:

我们成功啦!

我们找到教练啦!

我们终于能看见了!

那个哼唧害怕的小姑娘喜笑颜开:

妈妈,我能看见了!真好玩!

平时理所当然的看得见,

在此刻显得如此重要;

自我保护不需要家长强调,

孩子自然地体验到了、做到了;

日常担心焦虑的事情,

在此刻都已跑得无踪无影,

那都不是事儿了,

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注,

平常的焦虑担心真的那么重要吗?

未必,对吗?

注意力,甚至高度专注力,

是家长对孩子们的期待,

在探洞过程中,所有的孩子都如此

高度专注,去感受地面的脚感,

去体验心理的起伏波动;

去触摸墙壁的变化来判断去向,

捕捉周围的声音,保证安全;

去感受风的存在,确定出口方向;

去闻空气中的气味变化,

判断身在何处。

虽然关闭了视觉,

但是其他感觉器官全部打开了,

谨慎,且敏锐,

感受力、专注力不但回来了,

而且高度提升了。

这个时候,

大人孩子被巨大的幸福感包围着!

这是失而复得的光明!

这是失而复得的方向感!

这是失而复得的安全感!

这份失而复得,

让我们感受到如此幸福,

给了所有人信心:

只要我们稳住情绪,不被恐惧控制

跟周围的人团结协作,

积极的寻找方法,

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就能找到出路,

胜利就会来得眼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