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北京是10几年前念初中的时候。当时我的父母给我报了一个夏令营活动,我独自跟着一群同龄人在北京旅行了一个星期。
时间到了2013年夏天,拎着大箱子的我来到北京工作,到如今已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我以一种自己无法察觉的速度变化成另一个人,我变得极其温和,或者说是被社会捶打得服服帖帖了。
但我不想说这些生活经历,而是想聊聊这座巨大而特别,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在我眼里,至少有三个北京城。
旅行者的北京
前几年我奶奶在世时,有一次我去医院看望她。那时她意识还非常清楚,我告诉她我在北京工作,她在叮嘱我让我注意安全等等之后,又说这辈子想去一趟北京啊,那可是首都啊。
这不只是我奶奶的想法。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眼里,北京都有着极其特殊的位置。每次我带着朋友去天安门和故宫,所见的游客有一大部分都是老年旅行团。在天安门下照一张相片,流露出极其真实的幸福表情。然后随着拥挤的人流涌向午门,跟着导游走过三大殿,后花园,从神武门出去,一路熙熙攘攘,热闹至极。
我和不同的人游过多次故宫。角落里的故宫却是一副相反的景象,那些被锁起来的铜门和小院,被封条封住的小屋,都提醒着我们这座城市的千年记忆。
故宫里的中轴线与尘封角落的反差,就像是整个北京城的缩影。在一辈子只来一次北京的游客眼里,北京是如此热闹,文化底蕴深厚,食物的味道那么浓香。即使有时被灰蒙蒙的雾霾遮住了天空,那就去那些博物馆逛逛,内容丰富,而且几乎都是免费参观的。这片面的北京如此美好,简直令人陶醉。
旅行者眼里的北京,就如同我们所说的故宫中轴线。是一个大国的文化、政治中心该有的样子。
胡同里的北京
和北京人说话是很有意思的。好比说“您”这个词,就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对年长的地位高的人用,可以表达尊重,对陌生人用,可以表达善意。但这个词在与人争论时用,又可以表达一种人际距离的拉开,一种不满,比如工作中产生分歧,很多北京人就会说一句:“那您觉得该怎么着,我就听您的好吧?”这时候这个“您”字就得重读,这话一说出来,听的人可就得明白了:不是说他真的妥协了,其实是不满意得很呢!
也许旅行者们也去过北京的胡同。但大家耳熟能详的南锣鼓巷、烟袋斜街,早已脱离了胡同本身的模样。来来往往的人流,各类“古城”都有的小商店、小酒吧开满路边,挖空心思想拍出一张文艺照片的年轻人,这些原本不该和北京的胡同有什么联系。
如果哪天你得闲,漫无目的地在北京城区溜达,兴许你才能感受到胡同的那种气氛。
北京的老胡同,就仿佛是时空穿梭的门。门外边,是疯狂而急速的社会,门里面,是一切都慢悠悠的历史。
我曾经在胡同里漫无目的地游走过。狭窄到只能容下自行车的路,身边的老头老太太聊着家长里短,不知名没有招牌的小店,隐藏在某个转角里的猫。
仿佛是跨越了时间的经历。
对于这样的胡同,我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总觉得举起相机或者手机,对准了那些如同历史本身的景象时,会是一种介入和破坏。我宁愿我只是从其中走过,什么也不留下,不带走,除了我自己的心境,一切不曾改变。
对于那些胡同里的老北京人来说,这个疯狂变化的社会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无从得知,但那种心情,和旅行者相比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北漂者的北京
每天的早高峰和晚高峰,是这个城市展示残酷一面的时刻。早晨开始,无数的年轻人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被塞进地铁,挤压成一堆,送到各自的工作地。到了下午,5点到7点的时间,又是无数的年轻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眼神漠然地挤在一块,所有人都在看着手机。
因为住处就在公司,我并不需要每天上下班都挤在地铁上,只有一段时间的这种经历,却让我接近抓狂。
我害怕这种无数互相毫不关心的人挤在一起的场合。
这样的经历总让我怀疑自己身在此地的意义。我能从这种生活里得到什么?
北京用几乎无限的机会吸引来无数的年轻人,又恰到好处地用无法企及的门槛将大家都拒于门外。
对我们来说,这座巨大的、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没有任何归属感。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很多方面,但从我拿到公司录取通知的那天起,我就从没想过自己会留在这里。
对我们来说,这个城市有它无情而冷漠的一面。它永远只是我们人生的其中一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