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在闲暇之余,读完了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以来,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集团的政治和军事上的矛盾与斗争。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情节是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曹操实力十分强大。正常情况下,刘备和孙权任意一方都是不可能打赢曹操的,但最终,刘备和孙权同心协力,在赤壁之战烧退了曹操。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在面对比较艰巨的任务时,要懂得与别人共同完成,共同协商;同时,也不能“死”干,要学会动脑子,做事前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能鲁莽行事。
正品味着罗贯中笔下的奥妙之处,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之前的一件事情。一天,我正在收作业,作业既要收本子,也要收小卷,仅仅收完半个班,课间就结束了。不过,下一个课间,我忽然想到,可以让我的好朋友帮我收半个组的作业。于是,我的两个好朋友一人收了班级一个组的作业,最后,课间还没过半,作业就收完了。这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然而,就算到了校园外面的世界,“团结”又何尝不重要呢?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在发现进化论被编撰出著作《物种起源》后,便因身体原因卧床不起。若不是他的好朋友赫胥黎、胡克等人一直和当时的天主教教会做斗争,进化论的使用可能就要推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从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我也能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三国演义》虽然是公元三世纪的古老故事,但仍然能给人带来许多深奥的哲理。